學與教

跳至主要內容
 
學與教 > 評估

適當的評估策略和回饋,能提升學習成效。在這教學示例中,教師運用多元化的評估方法,如透過提問、觀察學生上課的態度、課堂習作(如工作紙、學生個人紀錄冊)、小組匯報和專題研習,以評估學生各方面的學習成果。此外,學生透過自評,培養自我反思和求進的精神;透過朋輩間的互評,營造互勉互勵的學習氣氛和建立協作精神,從而提升學生的自信,及增強評鑑和欣賞別人的能力。而研習中的學習檔案,則可以反映學生在專題研習過程的學習進展,包括對主題的認識、創造力與批判性思考的領會。由於在進行教學活動時,每位教師只帶領一至二組,故能較有效地觀察學生的表現。

評估的目的在於改善學習。參與的教師均同意進展性評估和總結性評估同樣重要,但要避免「過度評估」。故制定評估時,教師考慮學生自評、互評和教師評估應在哪些情況下適用,並作出了取捨。教師為「剪報比較」、「廣告與真相」、「點做至好」等三個單元設計了適切的進展性評估課業工作紙。至於「香港─旅遊之都」專題研習則分別設計了自評、互評和教師評估等總結性評估課業。評估結束之後,教師再透過以下問題引導學生反思:有沒有主動尋找資料?是否能有效地分析資料?是否能提出理據,以支持自己的意見?是否能提出新的意念,並把它轉為有用的資料/知識?學生在小組扮演甚麼角色?有沒有充分發揮和互相合作?有哪些值得欣賞的地方?

此外,在教師評估方面,適時和聚焦的回饋亦非常重要,本課題教師的回饋,主要集中於有關思維和協作的學習表現。這些教學策略不單為學生創設互相交流觀摩的機會,還使學生得到全面的回饋,進一步了解自己的強項和弱項,亦能協助教師更有效地評估其教學成效,以便能及時就課程作出適切的調適。

< 學與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