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行求知 - 學與教‧思與情 - 前言

 

前言

以行求知 學與教-思與情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的任務是到校支援教師,提升他們的專業能量,促進教學效能。為了鼓勵教師在教學環境中,通過解決實際的教學疑難去建構新的工作知識,我們提出了「以行求知」的概念去支援教師。我們明白沒有理論基礎的實踐是盲目的,而沒有實踐經驗的理論是空泛的。因此,要把理論和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我們認為教師需要積極地參與知識建構的過程。

一方面,我們把一些教育研究者已建立的知識帶進學校,包括心理學、課程、學科教學、評估等理論,與教師共同商討如何在香港的教育目標下,根據學生的需要和教師的經驗,把這些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的方法和策略。另一方面,我們借用研究者的方法和工具,與教師在這些課堂實踐中蒐集證據,進行分析、檢核、討論和反思。通過較科學化和系統化的方法,產生「新」的教學知識,提升教師的實踐智慧 (practical wisdom)。

正如我們在2009年以「創新‧深思」為題的研討會 中指出,「創新」不是指要發展出一些前所未有的嶄新想法,教學策略或教材,而是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加上在實地現場蒐集的證據,讓教師以不同的角度,更深入地分析和了解教與學的過程,提升教師辨識事物和專業判斷的能力,促進學生的深層學習(Deep learning) 和學會學習的能力。

在過去數十年,不論是杜威(Dewey)提出「經驗與教育」(Experience and Education)的哲學思想 ,還是其他學術研究的結果,例如:嬰兒與母親的互動 、兒童如何在朋輩的對話中改變自己的想法 、兒童如何管理自己的學習 等,都證明每個人自出生以來,都受到身邊的事、物、人影響。這些經驗和前提認知,也會影響他們對學習新事物的看法。當然,這些研究者的基本假設就是人,不論嬰兒或成年人,都有思想,不是空的容器,等待其他人填滿。因此,他們的研究都重視「互為主體性」(intersubjectivity) 的概念,認為人與人之間既有「共通感」(common sense),也有「意義分歧」(divergence of meaning)。香港教育改革提出以「學生為本」的理念,也是建基於這些理論知識。教改文件中鼓勵推動「學與教」的文化,正是強調學習者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和重要性。只有通過關心和了解學生的想法,明白學生學習新事物的經歷和困難,教師才可以更有效率地組織校本課程、提供有質素的學習經歷、搭建適當的鷹架(scaffolds),幫助學生擴展他們的「近側發展區間」(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達到他們潛在的發展水平。

作為到校支援教師的夥伴,我們明白這種轉變在實際情況的困難和複雜性。正如Kogan 提出教育有三方面的「問責」(accountability):專業、市場、行政。由於立場不同,看法不一,在實際的工作中,這三方面的問責會出現矛盾和衝突。教師很多時候都受到很大的困擾,茫然地站在三種問責的交叉點。

雖然這些研究是以高等教育為背景,中小學的現況也相差不遠。根據我們的經驗,教師在課堂中結合理論與實踐,以驗證為本產生的專業知識和智慧,可以幫助他們分析三種問責的矛盾,釐清思緒,作出判斷。事實上,我們不少同事也曾與教師協作,以學生的學習證據、嚴謹的學習理論和具體的課堂教學,向家長們闡述和解釋校本課程和教學改變的需要,同樣的情形也曾發生在行政安排的討論和決策。這些有理有據的解釋和專業對話都得到很大的認同。當然,這些專業知識和學習證據並不是唾手可得,而是需要教師用上不少時間和精力,更重要的是面對轉變的勇氣、接受挑戰的毅力、放棄一些固有想法的寬容。這些轉變的動力都是來自教師對學生的情意(affection)和對教育的熱忱 ( passion)。

本組「以行求知」研討會,今年特意以「學與教‧思與情」為題,希望說出小學課堂的轉變,表揚教師的專業勇氣,更鼓勵大家對教育的情意多加思考。

參考資料
1.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2009)。《「以行求知」──創新‧深思經驗分享會》。香港:教育局

2.Biggs, J. B. (1996). Western misperceptions of the Confucian-heritage learning culture. In D. A. Walkins, & J. B. Biggs (Eds.), The Chinese learner: Cultural, psychological and contextual influences (pp. 45-68). Hong Kong/Melbourne: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Centr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Australian Counci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3.Dewey, J. (1997).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4.Moore, C., & Dunham, P. J. (Eds.). (1995). Joint attention: Its origins and role in development.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5.Olson, D.R., & Torrance, N. (Eds.). (1991). Literacy and oral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Pramling, I. (1990). Learning to learn: A study of Swedish preschool children, New York: Springer Verlag Press.

7.Bruner, J. (1996). The culture of educat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8.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9.Kogan, M., & Hanney, S. (1999). Reforming higher education.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修訂日期: 2012年12月18日
IPv6 電腦器材可瀏覽本網站 我們承諾會盡力確保本網頁符合萬維網聯盟(W3C)《無障礙網頁內容指引》(WCAG)2.0AA級別標準,但本網頁載有大量多媒體內容,要規定這類內容全部符合所有AA級別標準並不可能。儘管如此,這類多媒體內容會儘量擺放在特定位置,以免阻礙用戶接觸本網頁所載的重要內容。 符合超文本標示語言(HTML)4.01嚴格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