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學習經歷是高中課程三個組成部分之一,可補足核心科目和選修科目(包括應用學習課程及其他語言),以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這些經歷包括:德育及公民教育、社會服務、與工作有關的經驗、藝術發展和體育發展。
學習領域是以主要知識範疇的基本概念組織學校課程的方法,目的是為學生提供一個全面、均衡及連貫的課程,並獲得各種基要的學習經歷。本港學校課程劃分為八個學習領域,即中國語文教育,英國語文教育,數學教育,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科學教育,科技教育,藝術教育和體育。
在新制度下,學生可以從二十個高中科目、一系列的應用學習課程和六種其他語言中選擇,從而發展他們的興趣和能力,為未來升學及就業開拓更多途徑。
共通能力主要是幫助學生學會掌握知識、建構知識和應用所學知識的技巧、能力和特質。通過不同科目或學習領域的學與教,可以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這些能力還可以遷移到其他學習情況中使用。香港學校課程訂出九種共通能力,包括:協作能力、溝通能力、創造力、批判性思考能力、運用資訊科技能力、運算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研習能力。
建議所有高中學生都修讀的科目,包括:中國語文、英國語文、數學及通識教育科。
學習社群是指一群有共同價值觀與目標的成員緊密合作,積極參與、協作及反思,從而產生新知識,並創建新的學習方法。在學校的情境,學習社群除了學生與教師之外,往往更涉及學生家長及其他社群。
校本評核是指在日常學與教中,由學校任課教師來評核學生的表現。評核的分數將計算入學生在香港考試及評核局舉辦的本地公開評核的成績。
第十冊 專業發展及學習文化 — 建立實踐社群
 
本冊子是《高中課程指引》十二本小冊子系列的其中一冊,內容如下:
 
目錄
10.1 本冊子的目的
10.2 凝聚力量及專業發展
10.3 在學校層面實施課程變革
  10.3.1 教師對學校變革的理
  10.3.2 教師作為主要改革促進者所面對的新挑戰
10.4 專業發展機會
  10.4.1 學校領導或中層管理人員及教師的專業發展
  10.4.2 不同機構提供的專業發展
10.5 建立實踐社群
10.6 規畫教職員發展
參考文獻
 
 
10.1 本冊子的目的
 
闡釋學校專業力量的觀念,並討論個別人士(包括校長及教師)的貢獻
闡述廣義的教師專業學習機會
就學校持續發展專業力量和學習文化,提出可行的建議
 
 
10.2 凝聚力量及專業發展
 
學校實現新學制的願景首要是提升教師的能力。因此,學校需要持續發展新的學與教文化和群體組織的學習。提升專業力量並不只是為教師提供短期的培訓課程或附加活動,而是一個連續不斷的互動過程,對學校的發展有持續的影響。校長作為制訂教師專業發展計畫,以及推動學校組織改革的領導者,應該:
 
了解及識別教師的專業發展需要;
連繫教師個人的進修與校內群體組織的學習;
知悉各式各樣的專業發展機會;
採用適當的策略,營造學校的學習文化。
 
校長需要為教職員的專業發展制訂有效的長期政策和策略,並視之為持續不斷的過程,而非單一的事件。學校在推動專業發展時,可參考以下例子。
 
例子:開展學校的專業發展
 
學校A的校長和副校長在參加學校領導人工作坊後,在暑假期間為教師舉辦了一系列的校內工作坊,目的是:
讓教師熟悉變革管理的原則;
蒐集教師對未來高中課程的看法;
為教師制訂個人專業發展計畫;
整合人力資源計畫及行動方案,以便過渡新學制。
 
學校A與學習領域主任或科主任舉行了兩次工作坊前期會議,第一次會議目的是協助學習領域主任或科主任反思在改革過程中作為變革管理人員的角色,以及他們可能遇到的困難,並讓他們按共同的願景和理解,制訂方案,從而協助同事在過渡期間作出相應的改變。在第二次會議上,學習領域主任或科主任擬訂校內工作坊的計畫及活動,以協助每個部門的教師:
熟悉高中課程;
反思他們現時學與教的方法;
制訂學校未來課程實施的方案,以配合2009年起實施的新課程,並就學校如何過渡新課程,提出建議;
因應學生需要,制訂校本高中課程。
 
所有教職員在工作坊前期會議後,定期聚會以分享意見、檢討進度、討論問題,以及建議可行的解決方案。
 
  反思問題
  你學校的優勢是甚麼?學校怎樣建基於這些優勢,制訂長期的專業發展政策,以建立專業力量和促進群體組織的學習?  
 
 
10.3 在學校層面實施課程變革
 
10.3.1 教師對學校變革的理解
 
在學校推行課程變革時,全體教職員必須了解和認同變革背後的理念,其中包括:
 
提出變革的原因;
變革建議的本質,以及有關變革如何與社會需要、學校的願景和使命連繫起來;
這些變革對學生和現時的學與教方法有何正面的影響;
作為學校的一份子,他們應在何時推行變革。
 
如有需要,學校成員可在教職員會議、學校發展日及科組會議等,討論理念和策略。以下例子說明學校可如何制訂計畫。
 
例子:策略地引入變革
 
學校B考慮教師在變革過程中,須經歷由理解變革到實施的多個發展階段,因此,學校循序漸進地推行課程改革。下列撮述學校配合課程發展的不同階段,為教職員的發展提供不同的方式:
提高意識(「我如何參與其中?」)— 列為教職員常務會議的討論事項;
基本資料(「這究竟是甚麼?」)— 校長在參加相關的簡報會後,舉辦研討會;
個人問題(「變革對我有甚麼影響?」)— 副校長在參加學校領導人工作坊後,主持工作坊;
管理個人教學的第一部分(「別人是怎樣做到的?」)— 由大學的課程專家舉辦研討會;
管理個人教學的第二部分(「我怎樣做到?」)— 一群教師在參加通識教育科基本培訓課程後,主持工作坊;
分享「初步成果」或成功經驗(「改革對我的學生有甚麼影響?」)— 學校在初中階段引入綜合人文學科六個月後,由任教該科的教師舉辦工作坊;
加強協作(「我怎樣把自己所做的工作與其他人所做的聯繫起來?」)— 由校本支援服務處與新成立的通識教育組的組員合辦研討會;
反思及重新認定目標(「怎樣才能使變革推行得更好?」)— 由副校長主持工作坊,讓教師為過渡新課程作好準備。
 
  反思問題
  為提高教師對課程改革措施的認識,你的學校會採用甚麼策略?  
  你的學校如何在校內營造一個有利的環境,讓教師能將所知道的實踐出來?  
 
10.3.2 教師作為主要改革促進者所面對的新挑戰
 
新學制改革目的是協助所有學生成為獨立思考及終身學習者。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我們期望教師:
 
採用適當的教學取向,以協助學生提高思考能力,使他們對個人的學習負責,包括獨立學習或小組學習;
   
利用適當的評估方法,提供回饋,以促進學習。
 
現時有不同類型的專業發展課程,提供學科內容,以及如何促進學生學習的有效教學法,但最重要的是教師能配合學生的需要,將在專業發展課程所學到的知識,按實際的情境運用出來,並建立強大的隊伍,讓改革的措施得以持續推行。
 
例子:學校凝聚力量及建立強大隊伍
 
學校C為了提升教師的專業力量,讓學生為高中課程作好準備,將下列範疇定為教師專業發展的優先項目:
學生的認知發展;
培養批判性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是在數學、科學及通識教育科;
小組或團隊合作;
獨立學習及自我反思;
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的學習;
課堂互動及對話教學;
有效的評估策略。
 
為了讓教師分享及實踐他們在專業發展課程所學,學校C採取以下的內部推廣策略:
 
資源共享
在圖書館設立教師資源角,分享新學制相關的資源。
 
溝通
圖書館主任負責將新資源上載學校網頁,並透過內部的電郵,定期為教師提供最新資訊。
 
教學法改革的實踐
所有教師在參加專業發展課程後一個月內,向自己所屬的學習領域或科組報告所學。
科主任跟進上一個學期在學習領域或科組會議的討論事項,訂定優先發展的項目,並試行一些教學法。在下一個學期試行後,由各科主任根據教師和學生對試行的意見,進行簡單的檢討。在其後的學習領域或科組會議上討論檢討結果,以便作出跟進。
 
  反思問題
  你的學校確定了哪些優先項目,讓教師為教授高中課程作好準備?  
  你的學校在這些項目中有甚麼優勢?你作為教師會如何裝備自己,為變革作好準備?  
 
 
10.4 專業發展機會
 
10.4.1 學校領導或中層管理人員及教師的專業發展
 
專業發展計畫對學校領導、中層管理人員和教師同樣重要,縱使重點可能不同。為建立實踐社群,學校領導或中層管理人員及教師的專業發展包括下列重點:
 
學校領導或中層管理
在學校建立學習社群,即教師和學生共同及互相學習;
   
建立領導隊伍,由校長、副校長、各委員會主席,以及各學習領域或科主任共同承擔責任,藉以加強規畫及管理的架構,領導變革;
   
變革管理
  提高質素,以應付變革;
  了解課程的目標和設計;
  確保校本課程發展的縱向連貫;
  容許靈活編排時間表,使變革順利進行(例如:安排共同備課節、提供其他學習經歷);
  為學生的選擇(例如:選修科目、其他學習經歷的活動)提供指引,以切合他們的需要、能力和興趣;
  人力資源的規畫。
 
例子:學校領導的專業發展
 
學校D在制定學校發展計畫時,提出下列主要關注事項:
為實施新學制作好準備;
配合校本課程設計,制訂人力資源計畫;
創設英語學習環境。
 
校長委任其中一位副校長為高中課程統籌主任,副校長與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的學習領域主任,共同帶領高中通識教育科的課程發展。中國語文和英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主任亦可得到優先的支援,因為這兩科都是核心科目
 
為中層管理人員創造空間,以便他們參加專業發展課程,校長增聘三位教學助理,並採取下列措施:
英國語文學習領域主任全學年獲安排任教兩班高中,而不是三班。
同科的另一位教師負責任教該高中班,而初中的一些教學及行政工作則由一位教學助理分擔,而這位教學助理也協助學校創設英語學習環境,例如:發展主題閱讀的材料、組織話劇及公開演講活動。
同樣,在上學期聘用另一位教學助理,以減輕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以及中國語文學習領域主任的教學工作,在下學期則聘用第三位教學助理,協助科學及數學學習領域主任。
學校採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推行校本課程(例如:初中課程跨科目的協同教學和靈活分組),建基於這些優勢,學習領域主任有足夠的空間參加專業發展課程。中層管理人員會替代科組教師的課節,以便他們參加這些課程。副校長作為高中課程統籌主任,領導各學習領域主任組成的課程規畫小組。學校與其他學校協作及建立網絡,藉此分享經驗,以及發展不同範疇的強項,例如:跨課程的專題研習、全方位學習活動和跨級(初中及高中)活動。
運用政府津貼,減輕各學習領域主任的教學工作,讓他們可以參加專業發展課程,以便領導科組進行變革。
 
教師層面
了解和詮釋高中課程及評估的設計,包括校本評核
高中學科的教學法轉變;
對專業發展的需要,有更深入的了解:
  理論的知識(從文獻中得到的學術知識和理論);
  實踐的知識(在教師實踐經驗中潛藏的實際知識);
  建構的新知識(當教師進行探究、驗證,並對顯證進行反思後所建構的知識);
 
學校可以協助教師建立個人的專業發展檔案,促進他們對教學方面的自我評鑑及自我反思。
 
例子:教師的專業發展
 
為推行高中課程作好準備,學校E的副校長作為高中統籌主任,對教師進行了一項調查,從而得知他們在2009年任教高中科目的意願。新高中課程規畫委員會檢視所蒐集的意見,而各學習領域主任則採取以下行動:
把教師的強項(例如:合適的資歷、相關的經驗及能力)與開辦的科目配對,並草擬初步的調配計畫;
與有關的教師商討他們的意願、需要、發展志向,以及調整計畫的需要;
確定個別教師的專業發展需要;
為個別教師制訂專業發展計畫(包括時間表、發展重點、優次),以支援校本課程規畫(例如:所有中國語文及英國語文科教師宜儘早參加評估課程)。
 
高中統籌主任及學習領域主任亦協助學校建立學習社群,以增進理論的知識。為了增進知識,持續地進行變革,學校舉辦校內教師發展課程。以下說明學校如何先在通識教育科組建立學習社群,然後將之擴展至所有學習領域:
通識教育科主任和四位教師參加該科的專業發展課程。
為使教師及學生對變革作好準備,他們認為有需要加強一些學習策略(例如:在解難為本學習中的多角度思考能力,以及在協作活動中持有尊重他人意見的態度)。
除運用學校發展津貼外,重新編排時間表,以便安排共同備課節,使初中的試行計畫得以順利推行。
最初由可能任教通識教育科的教師進行同儕觀課,經過持續評鑑和改進後,再邀請其他學習領域的教師觀課。
隨後安排教職員交流,藉此讓教師分享經驗,促進跨學習領域的專業知識交流。
 
  反思問題
  你的學校如何讓中層管理人員(例如:學習領域主任或科主任),參與制訂教職員調配及發展計畫?  
 
10.4.2 不同機構提供的專業發展
 
為了讓教職員對實施高中課程及評估架構作好準備,學校領導需要與教師溝通,以制訂他們個人的專業發展計畫。學校應考慮由不同機構所舉辦的不同形式的專業發展課程:
 
教育局
教育局與不同機構合作,為校長、中層管理人員和教師提供專業發展課程,包括學校整體課程的管理,以及闡述各高中科目的具體轉變的課程。
 
教育局也成立了校本支援服務處,為學校提供一系列的支援服務,其中包括:
為教師發展及校本課程發展提供到校支援服務,並以不同的學習領域及四個關鍵項目作為切入點(服務形式多元化,從加強式的共同備課、行動研究及校本工作坊,以至非加強式的諮詢服務);
舉辦有助促進學校管理及領導能力的會議,或為校長及中層管理人員,就學校發展策略、規畫學校發展及學校自我評鑑,舉辦地區工作坊;
以區域教育服務處作為主要促進者,舉辦地區或團體交流會,並與不同團體合作,建立網絡,使改革得以持續進行;
 
校本支援服務的宗旨是:
發展一個以學生為中心及自主學習的環境,有利於推行高中課程改革的措施;
建立教師專業發展及行動學習的校本制度或機制;
建立課程資源及經驗分享的制度或機制。
 
學校可聯絡所屬的區域教育服務處或校本支援服務處,查詢有關詳情和服務,提升專業力量,以便推行新學制。
 
  反思問題
  你的學校有否尋求校本支援服務,以建立學校的專業力量?  
  如有,這些支援服務對你學校的改進有何貢獻?支援服務在哪方面需要進一步改善?  
 
學校
學校可利用各教職員的才能和專業知識,舉辦一系列的內部活動(例如:講座、研討會、工作坊、參觀學校),以配合教職員的發展需要,尤其是在教學法方面,因為教師就是教學法變革的最佳領導者。
 
為照顧教師的需要,在規畫校本專業發展課程時,應提出以下問題:
高中課程需要甚麼新知識和新技能?
當需要開設多個新科目時,你的學校會優先發展甚麼項目?
你學校的教師有些甚麼強項和弱項?
你的學校可舉辦甚麼專業發展課程?
你有甚麼是需要在校外學習和獲取的?何處學?如何學?向誰學?
 
學校聯網
同一地區、同一辦學團體,或提供相同學習課程的學校都可以組成網絡。學校之間也可透過電子討論區,分享他們良好的實踐經驗。
 
師資培訓機構
多間大專院校為學校提供專業發展機會,以促進高中課程的實施。這些院校為職前及在職教師提供有關高中課程的培訓,並致力推動課程改革,積極與學校合作,以及參與有關高中課程的計畫。它們匯集和推廣有效的教學法及評估變革的經驗,並進行不同模式的研究,促使教師的範式轉移。
 
 
10.5 建立實踐社群
 
分散式領導及領導隊伍
 
校長作為主要的改革促進者,可透過與教師分擔責任,改善和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並可透過組織變革,以及在學校層面營造學習文化,促進和持續學校發展所需的條件。
 
校長應在高級管理層及中層管理人員中培養領導才能,將他們分成不同的領導小組,讓他們分擔責任。領導小組因而提升其所需的能力,從而制訂策略、監察進度和處理與課程改革有關的困難。
 
  反思問題
  為協助推行新學制改革,你的學校怎樣建立一支有效的中層管理人員隊伍?  
  你的學校會怎樣推動中層管理人員和教師持續追求專業發展?  
 
人力資源的規畫策略及行動
 
校長應為每一位教職員編製教職員檔案,包括其學科專長、資歷、教學經驗及學習概覽等,以便進行教職員調配和規畫人力資源。學校應充分利用其人力資源,為學生提供一個寬廣而均衡的課程。
 
學校除了制訂成功過渡新學制的行政細則外,亦應着重現時在課程、教學法和評估方面的優勢,以進一步規畫課程。
 
例子:有效地在校內凝聚力量
 
為提升教師專業,學校F重新調配內部資源,成立一個專業發展小組,以制訂和統籌教職員發展計畫,小組成員具備以下專長::
一位通識教育科組員,具備豐富的探究為本學習的經驗;
一位通識教育科組員,精於專題研習;
輔導組主任提供其他學習經歷方面的專業發展意見;
德育及公民教育組主任提供價值觀教育的意見;
中國語文科及英國語文科組員各一位,提供「從閱讀中學習」策略的意見;
電腦科主任提供使用和開發網上專業發展材料的意見。
 
這個小組並負責舉辦校內專業發展課程,讓教職員打好基礎,以便他們儘早將教學法和評估的改革與學校現況聯繫起來。
 
小組亦負責設立一個網上專業發展平台,作為2009年後校內持續專業發展的基礎。學校管理層視此為學校轉為學習型組織的起點,並運用學校發展津貼,聘請了一位熟悉資訊科技的教學助理,協助建立平台。
 
學校轉為學習型組織或實踐社群
 
教學是集體事業,而非個人事業。教師將自己局限於課堂,可能因而削弱了個人對學校整體改進方面的貢獻。
 
教師需要一個學習環境,讓他們得到學科和教學法的最新知識,以及與同事分享知識和能力。
 
學校需為教師提供機會(例如:定期的教職員會議及科組會議),讓他們分享在專業發展課程中獲得的知識,並在學習領域或科組中進行試行計畫或行動研究,又或為改善學校的決策,提供獨到的意見。
 
例子
 
學校G計畫在時間表或校曆表中作出下列改動,或舉辦下列校本專業發展課程,以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
預留時段進行每兩周一次的共同備課;
預留時段舉行每月一次的校內教職員專業發展活動;
安排有關策略規畫、團隊建立、危機處理、應付傳媒及與家長溝通等專業發展課程。
 
營造及持續發展學校學習文化的建議措施
 
凝聚每個人的力量,包括領導隊伍;
建立校本持續學習的精神,鼓勵、推動和預期教師持續學習;
委派一位校內專業發展統籌主任;
讓教職員參與討論如何實現新學制的願景;
在校內每一個學習領域或科組中,委派一位教職員負責推動專業發展;
確定學校需要發展哪方面的學習;
確定哪些教職員最需要提升專業能力(例如:高中統籌主任、通識教育科主任、通識教育科的專題研習統籌主任),從而擬訂專業發展範疇的優次;
制訂全校專業發展計畫;
要求全體教職員提出個人專業發展計畫的建議;
設立學習小組,介紹良好的實踐經驗;
定期安排全校性和科組的論壇,讓教職員交流意見和經驗;
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津貼;
確保全體教職員都有機會參加專業發展活動;
設立制度,讓教師通過同儕觀課、自我評鑑及反思,得到有關他們表現的回饋;
定期檢討教師對專業學習的承諾,以及他們落實發展計畫的進度。
 
  反思問題
  為了提升學校的專業力量,你學校的教職員發展課程除了學與教的範疇外,還包含了哪些重點項目?  
  你的學校曾否為中層管理人員舉辦教職員發展課程?舉辦了甚麼課程?  
 
 
10.6 規畫教職員發展
 
以下是制訂有效的教職員發展計畫的重點:
 
確定專業發展的需要
 
學校可先制訂學校整體課程計畫(例如:將會提供哪些科目),並因應計畫考慮教師的專長,然後找出他們潛在的專業發展需要。
 
為專業發展訂定優次
 
學校應根據 (a) 教師在學校擔任的角色(例如:科主任、高級教師);(b) 學科層面需要專業發展的程度(例如:核心科目);(c) 校情的需要(例如:語文能力的要求、共通能力的發展,或需要改善的地方),為教師訂定參加專業發展活動的優次。
 
充分溝通,制訂學校專業發展計畫
 
為實施新學制而制訂教職員發展計畫時,學校應與教師充分溝通,而過程必須公開及具透明度。教師應根據需要,擬訂及實行個人的專業發展計畫。
 
向學校管理委員會或法團校董會尋求支持
 
就教職員發展計畫的建議,向學校管理委員會或法團校董會尋求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並確保所有教師均有足夠的空間,使計畫得以順利實行。
 
  反思問題
  你認為甚麼是凝聚專業力量?這與你以往的專業發展活動有何分別?  
  學校如何確定其專業發展策略,有助教師成為終身學習者,能夠領導學校的變革?  
  你的學校採取了甚麼步驟或措施,使學校成為學習社群,以及持續推行新學制所需的變革?  
 
 
參考文獻
 
師訓與師資諮詢委員會 (2003) 《學習的專業˙專業的學習》,香港:師訓與師資諮詢委員會。
 
教育統籌局 (2004) 《改革高中及高等教育 — 對未來的投資》,香港:教育統籌局。
 
教育統籌局 (2005) 《高中及高等教育新學制 — 投資香港未來的行動方案》,香港:教育統籌局。
 
Fullan, M. (2001). The New Meaning of Educational Change. London: Cassell Educational Limited.
 
Fullan, M. (2002). Principals as Leaders in a Culture of Change, paper prepared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 Special Issue, May 2002. Virgini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Fullan, M. (2003). Change Forces with a Vengeance. London: Routledge Falmer.
 
Hargreaves, D. (2003). Education Epidemic: Transforming Secondary Schools through Innovation Networks. London: DEMOS.
 
Stigler, J. W. and Hiebert, J. (1999). The Teaching Gap: Best Ideas from the World's Teachers for Improving Education in the Classroom.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Timperley, H. (2008).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UNESCO: International Bureau of Education.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