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計背景 在一般的寫作課上,老師通常會以審題立意和選材謀篇等為訓練重心,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意及語文表達能力。但是,在面對中文基礎較薄弱的非華語學生時,老師發覺這些教學方法似乎都用不上,有種無從著手的感覺。同時,對於部份中文水平較好的非華語學生,單調的詞彙或語法教學又難以提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而且也不利於提高他們對篇章的整體認識和掌握。故此,如何處理非華語學生於寫作課上的學習差異,成為老師的一個難題。
           有見及此,伯裘書院的老師及支援人員特為程度較佳的學生舉行課後中文讀寫訓練班,以提升他們的閱讀及寫作能力。 | 
        
          |  | 
        
          | 設計構思 訓練班利用坊間的趣味讀物1 為教材,由老師及支援人員共同設計相配合的教學活動及工作紙。這個示例中,老師為提高學生對篇章結構及記敘文體的認識,在與同學討論其中一次的故事內容時,著意引導他們歸納段意、理清文路。老師又採用了視覺組織圖表(graphic organizer)的形式設計工作紙,讓學生為文章繪製故事地圖(story map)。通過這些活動,學生能清楚掌握文章的重點,並且對記敘文體的時間順序及安排段落的方法加深了認識。 示例中的故事重要情節如下: 
              小野豬搬新居;小野豬想請朋友到他新居吃飯;小野豬不知怎樣通知朋友他的新居在哪裏;小野豬想到用一隻停在他新居屋頂的大白鴿為記號;小野豬為朋友準備了豐富的飯菜;及小野豬的朋友沒有到他家吃飯。 1何巧蟬(1995)《彩虹系列—紅色1》。香港:青田教育中心 | 
        
          |  | 
        
        
          | 施教情況 
            
              | 
                
                  | 
                    
                      
                        | 學習 | 閱讀範疇 |  
                        | 目標 | 學生能理解故事的內容及主旨 
                            學生能列出故事的主要情節學生能指出故事的重點及主旨 說話範疇 學生能說一個完整故事 
                            學生能依據所讀的內容,說出一個相關的自我創作的故事。 寫作範疇 學生能寫一個完整段落 
                            學生能依據所讀的內容及寫作要求,續寫一個段落以完成一篇文章。 |  
                        | 教學步驟 | 
                          閱讀 | 閱讀前:通過提問以引起學生動機及刺激他們的相關已有知識 
                            根據題目,故事的主角是誰?甚麼是「請客」?你猜傻豬為何要「請客」? 閱讀時:通過提問以刺激學生思考,加深他們對故事的理解 
                            第一段:小野豬新居的環境怎樣?
                        
                               你現在覺得小野豬為何要「請客」?
第三段:小野豬請客時遇到什麼難題?
                              如果你是小野豬,你會如何解決這個難題?
第四段:小野豬如何解決這個難題?
                              你覺得小野豬的解決辦法如何?
第七段:小野豬的朋友最後有沒有來?
                             
                              為何他的朋友不來?
 如果你是小野豬,你會怎樣通知朋友們來你的家?
 閱讀後:讓學生完成「故事地圖」工作紙(參閱附件一) |  
                        |   | 
                          說話 | 說話練習: 讓學生想像自己是小野豬的朋友(可以是大象、猴子、河馬等),並思考: 
                            你收到信時心裏怎樣想?收到信後你怎樣做?(有何準備?當天出門後怎樣?最終怎樣?) 這部份可作小組討論,討論後每組派一名代表作報告。 |  
                        |   | 
                          寫作 | 寫作練習(參閱附件二) : 指導語:如果你是小野豬,你在汲取教訓後,決定再次寫信請你的朋友到你家吃飯,試續寫信件。 |    |  
                  |   |  |  教學反思 由於非華語學生的中文起步點各有不同,部分非華語學生的中文基礎較為薄弱,常令老師感到難以開展寫作教學。其實,只要老師對學生的語文水平有清楚的掌握,又能因應他們的需要設計教學活動及寫作任務,注重輸入、善用教材,依據多讀多寫、循序漸進的訓練原則,定能收到教學效果。 | 
      
        
          | 檔案下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