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知識整理,由「論說文」開始──初中校本寫作教學設計
類別:
教學設計
科目:
中國語文
適用級別:
中二級
協作學校:
聖公會蔡功譜中學


設計背景
  1. 根據《中學中國語文建議學習重點》(2021年修訂,下稱《建議學習重點》),「寫作範疇」的學習重點包括:
    1. 寫作的範圍──不同性質的表達:敘述、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2. 寫作能力──
      1. 審題立意:確定讀者、題意,確立中心、主題;根據需要,選用適當的或綜合運用不同的表達方式(敘述、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2. 表達方式的運用: 議論,如論事、論理、論人──運用各種議論方法(如例證、因果、比較、類比、比喻、歸納、演繹、駁論、正反立論、對比);運用一般的推論方法(如三段論式);
    3. 寫作策略──聯繫生活經驗及已有知識以構思寫作內容;透過各種途徑(如書籍、報刊、互聯網、音像資料)搜集寫作材料;
    4. 寫作興趣、態度、習慣──樂於寫作、勤於寫作、認真寫作(樂於與人分享和交流寫作心得;樂於嘗試不同類型的寫作;樂於發表;樂於接納別人的意見,不斷完善自己的作品)等。(見《建議學習重點》頁8-10)
  2. 因應初中學生以往對寫作論說文較乏信心,教師相信藉較貼近生活經驗的學習活動和不同範文,應該可以增加學習興趣,從而強化對論說文基本結構的認識,並進而奠定學生論說能力的穩固基礎。因此教師決定在中二級下學期推展「論點與論據──學習有良方」校本寫作教學設計。
 
設計構思

學習目標:

1. 鞏固學生瞭解「論說文」的基本結構;

2. 學習清楚提出自己明確和正確的「論點」;

3. 鍛鍊運用「例證法」,列舉具體充實的「論據」。

 

教學內容

是次寫作的題目為「成功來自勤奮」,因應學生的多樣性和不同學習需要,教師可以因應各班學生的特性,調校在工作紙(學生版)內學習提示的數量(例如:「範文引路」內「論點」、「事例」與「結論」的提示),以協助學生逐步建立學習的滿足感和信心。(見附件五附件六

 

設計特色

  1. 以小型辯論活動帶動學習動機: 在課堂開始時,學生先以「香港應大力發展男士纖體行業」為題,開展小型辯論,藉此激活全班的論說意欲。見附件一

  2. 藉學長範文刺激寫作意欲: 中文科每年都會把學生的學習成果結集,並上載學校網頁「聖公會蔡功譜中學」,故這些學長優秀文章,可以成為後輩學習的參考材料。為配合是次教學設計,教師從中挑選跟教學重點相關的5D黃施琪同學文章〈談談你對減肥的看法〉,鼓勵學生參考和學習其中的寫作方法。(見附件二

  3. 建立「知識整理」的概念: 學生以往在閱讀之後,並不一定可以把大部份的知識遷移,故是次的教學設計,教師嘗試引入「知識整理」的概念,鼓勵學生把「熱身活動」、「範文引路」等活動的學習所得,再行歸納,整理成「論說文」的結構圖,協助學生初步建立對「論說文」的「框架意識」。見附件三

  4. 仔細構思──由第一稿的大綱開始: 因應學生以往在寫作時傾向「邊構思邊寫作」,造成「意念新而結構弱」的現象,故教師在是次的教學設計,要求學生先在大綱圖表內,運用一個短語或句子,初步寫下個人的論點、論據和結論,完成後由同儕和教師即時回饋,然後再交予學生參考、補充和優化,以加強全文的結構脈絡。見附件四

 

教學反思

  1. 參考材料──由受限到不限:教師這次不單以學生佳作為「(示)範文(章)」;又隨機配合運用音像資料(「教育電視(etv)」節目:例證法);加上鼓勵學生在寫作前,先從互聯網等不同途徑搜集語例、事例等相關資料,如此既突破以往學習材料的限制,更大大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2. 由學習目標到學習成效: 以往學生在列舉「論據」方面有欠充實,惟是次教學經驗讓教師發現,祇要學習目標清晰──例如:要求在文章內運用「例證法」,列舉具體的「論據」,則學生除了普遍能夠舉出語例和事例,更可以列舉古、今、中、外四個事例,可見學生學習成效跟清晰的學習目標的密切相關。
  3. 「知識整理」的成效: 由於是次教學設計引入「知識整理」的概念,故師生均有意識地歸納「熱身活動」、「範文引路」等活動的學習所得,並借助大綱圖表協助構思論點、論據和結論。從學習成果所見,學生普遍做到一段一重點、每段末有小結等,文章的結構脈絡與總結意識有明顯進步。見附件七

 

檔案下載

 


檔案描述

檔案大小

附件一:小型辯論 (01)

151KB

附件二:學長範文 (02)

154KB

附件三:「知識整理」 (03)

95KB

附件四:第一稿 (04)

104KB

附件五:工作紙(學生版)(05)

288KB

附件六:工作紙(教師版)(06)

204KB

附件七:學習成果 (07)

109KB

 

鳴謝:

  • 聖公會蔡功譜中學(2010-2011年度)黎李群娣校長、中文科曾婉兒老師、黃輝嫦老師、王婉芳老師、李海玲老師與郭萍老師。

 

版權所有 © 2022 教育局 語文教學支援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