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思考與總結:
讀畢繪本,教師先透過寫作活動總結繪本所學,要求學生把貓咪流浪時和領養後的生活環境 及情況描寫出來,讓學生思考貓咪需要怎樣的生活。然後,教師深化繪本主題,布置深層次 討論活動,例如藉人們替寵物打扮的圖片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反思人類與動物的關係,說出感受及表達意見。 |
|
4. |
延伸活動:
到香港嶺南大學考察,跟隨「嶺南貓關注組」的學生義工,參觀本港首間為校園流浪貓設立餵 食站的大學。透過校園導賞、遊戲、分享,引導學生認識社區內其他照顧流浪動物的組織,感 受如何愛動物、愛生命、愛社區,思考人類與動物之間的關係,學習與動物共融,連繫繪本主 題,內化所學。 |
|
學生學習成果: |
1. |
提高學習興趣和動機
學校大部分是非華語生,以往學習中文的動機較低,學生語文能力較參差。「圖畫是無國界語言」繪本的構圖、情節豐富,令學生不受文字和語言的窒礙,樂於學習。繪本題材切合學生的生活,學生閱讀時感到親切又有趣。學生課堂表現積極投入、踴躍表達意見,學習興趣濃厚,學習動機大為提升。 |
|
2. |
提升語文能力
非華語生識字量不多,教師善用繪本的特點,適時重複故事內容,前後比較,以圖畫解釋說明,有助學生理解字詞及故事內容;而在繪本閱讀的過程中,亦幫助學生建構和積累文本以外的心理詞彙,提高學生的識字量和理解能力。透過文本細讀,學生有很多討論和分享機會,帶動說、寫能力的培養。 |
|
3. |
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以引領思維閱讀策略引導學生細心觀察,學生的表現超出教師預期,學生的觀察和發現比教師還要多,觀察力和敏覺力提高。學生藉圖畫線索推測故事情節發展和結局,培養創造性思考能力;學生通過討論、思考、判斷,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奠定明辨性思考能力的基礎。 |
|
4. |
培養品德情意、正面的價值觀
學生從繪本中學會貓的基本特性、照料貓的知識,思考人與動物的關係,從中培養關愛流浪貓的美德、學會尊重生命、關心社區等價值觀。透過參觀學校貓舍、照料「校貓」及嶺南大學考察等延伸活動,學生不但能親身體會關愛動物、尊重生命的價值,更將品德情意具體實踐在生活中,令校園貓咪得到更佳的愛護;又通過自評檢視、反思自己對動物的態度,逐漸培養關愛、尊重、責任感等正面的價值觀。 |
|
5. |
拓寬視野,連結未來
學生的學習不再局限於課室,逐步延展到校園內外,連結社區環境,學生在課堂上習得的知識和態度可通過日常生活、戶外學習活動實踐出來,擴闊體驗。學生多來自基層家庭,他們參觀嶺南大學時眼界大開,驚嘆校園之大,教師因勢利導,鼓勵他們訂立長遠目標──考進大學。是次學習經歷從校園貓咪開始,連繫社區,連結未來,學生的學習和視野進一步拓寬,為終身學習的目標播下了良好的種籽。 |
|
教學反思:
|
1. |
選材有趣,更愛中文
一般而言,繪本是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讀者就算只看繪本中的圖畫,也能理解作者想表達的內容。這有利能力稍遜的學生較易將故事內容與語文知識聯繫起來,令學生在一邊享受有趣內容的同時,可更專注及容易掌握相關語文知識。由於讀者已從繪本的圖畫中了解了其內容,故內容理解便不會再成為學生的負擔。反而怎樣表達他們自己的見聞和想法才是重要的課題。老師如能因應學生的能力,教導及協助他們訂下合理的學習目標,學生應不難愛上閱讀和主動學習中文。 |
課程統籌主任杜國權博士 |
|
2. |
不同能力,同樣受益
無論是非華語生或本地生,能力較高或較低的學生,都對故事充滿興趣。與學生共讀的過程中可見,他們非常踴躍地參與,對於故事的內容及發展都很期待,對教師的提問亦很主動地回應,而且有時更會說出令人驚喜的發現或分析。在後期大多數學生(包括能力稍遜的學生)已掌握仔細分析圖畫的能力,亦能從中推敲出文字內容或猜想故事的發展。以往一些能力較弱及較被動的學生,亦變得更主動願意參與討論,以及願意嘗試回應老師的提問。 |
雷貫方老師 |
|
3. |
閱讀有法,聯繫生活
學生透過仔細觀察圖畫,理解圖畫所表達的意思,再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及文化背景,由教師以導讀方式協助學生理解故事內容。非華語生可認讀的字詞量不高,老師用不同形式提問故事的內容,讓學生作前後比較,有助加強學生對字詞及句子的理解,亦有助學生理解故事的主題及背後帶出的價值觀,引起學生的反思。 |
馬惠儀老師 |
|
參考資料: |
1. |
林敏宜(2000)。《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
2. |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中國語文教育組(2015)(編)。《童書學與教資源套(1):童書閱讀與欣賞》。香港:教育局。 |
3. |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中國語文教育組(2015)(編)。《童書學與教資源套(2):童書教學的理念與方法》。香港:教育局。 |
4. |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中國語文教育組(2016)(編)。《童書學與教資源套(3):童書教學設計示例》。香港:教育局。 |
5. |
張永德(2016)。「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的學與教:圖畫書閱讀(小學)」研討會講義。香港:教育局課程發展處中國語文教育組。 |
6. |
黃潔貞(2016)。「應用理論性指導原則為智障學生編選中國語文學習教材校本支援計劃」講座講義。香港:教育局課程發展處特殊教育需要組。 |
7. |
課程發展議會(2014)。《基礎教育課程指引──聚焦‧深化‧持續(小一至小六)》。香港:課程發展議會。 |
8. |
課程發展議會(2017)。《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小一至中六)》。香港:課程發展議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