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多官能刺激的學習 (Multi-sensory Learning) |
「這次活動有沒有安排多樣的官能刺激(例如視、聽、觸)來照顧不同的學習模式?」
根據課堂學習的研究指出,教師與學生均表示採用活躍學習的方法,例如:小組合作、戲劇、角色扮演、故事講說或繪畫等,都與有效的課堂學習表現出很強的關連。可惜,很多有心推行素質教學的教師都表示,要安排這些活躍學習的工夫需要耗用很多時間,而且傾向不太經常地在平日課堂上採用(Cooper & McIntyre, 1993)。全方位學習,在較大彈性及較少的需求下,往往會成為教師在更大的空間,採用更活的手法,去擴馮ル芴Е葚g歷的試驗場,這肯定與課堂學習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
質素指標2.1:平衡視覺、聽覺及觸覺的成份
多官能刺激的學習是課堂以外有效學習的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元素,研究指出多官能刺激的經歷能加速學生的學習,亦會在腦部強化「突觸的連繫」 “synaptic connections” (Smith, A, 1998, Jenson, E. 2000)。此外,有許多證據亦顯示不同的訊息會如何刺激我們的思考和注意力。教師需要小心地去問究竟這一次經歷與一般課堂學習有什麼分別: 「在這些經歷裡, 學生在那些地方覺得與別不同呢?」「各種感應與刺激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否給予學生正面而且深刻的效果呢?」。
起動階段 | 成熟階段 | 進深階段 |
教師能肯定提供足夠的視、聽和觸覺來照顧不同的學習模式(learning styles),這是在課堂學習中不能獲得的。 | 教師創造不同的視、聽和觸覺成為學習的切入點,也讓學生自行選擇和設計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法。 | 教師透過多樣化的刺激感應去鼓勵學生就他們個人/社會的模式和需要去發展他們的學習策略(Learning Styles)。 |
(示例2.1a) 沙田育才中學的教師在生活技能課帶學生到果欄和車房參觀, 讓學生親身體驗到某些行業的工作環境。
|
(示例2.1b) 在天虹小學舉行的一次戶外學習裡, 教師很細心地安排一些確保學生能有深刻及多官能刺激的學習活動; 例如鼓勵學生脫掉鞋子去在草地上感受一下。
|
(示例2.1c) 在迦密唐賓南紀念中學的一次全方位學習活動中, 教師讓中三學生體驗不同的經歷, 然後讓他們想想中三以後應選擇什麼適合自己的出路(包括升學選科或就業)。
|
質素指標2.2:增強學習的集中力
全方位學習與課堂的情境不一樣,就是較少使用權力式的禁制策略,會發現較為適合。給予學生具目的性及有意義的目標,並連繫個人興趣或真實世界的視野會增加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投入程度(Dale,E.)。但是,在全方位學習的情境中一定比課室的學習會出現更多干擾。這些所謂干擾(或非經意出現的效果)可能是博物館內的外來遊客、一隻飛蟲或甚至一架車! 教師需要注意並安排彈性的方法去處理這些無可避免的干擾。
起動階段 | 成熟階段 | 進深階段 |
教師付出努力去規限其他外來的干擾讓學生的學習更集中。 | 教師將可能出現的干擾靈活地收納在活動內(例如要求學生為外來的訪客做統計)或在活動前和後向學生解釋或跟進。 | 就著個人興趣及相關環境,教師、學生和其他專家一同設計「開放式」的全方位學習活動以善用所有的資源。 |
(示例2.2a) 教師為五年級一次到博物館參觀活動設計精密的工作紙, 目的為幫助學生在參觀的過程中, 能把過闊的範圍收窄到某幾個焦點上, 同時亦安排不同的學習路線來刺激學生在學習過程上的思考。
|
(示例2.2b) 在一次到金紫荊廣場推行國民身份認同的活動中, 教師不單沒有要求學生離開擁擠的人群, 而且還鼓勵學生走到遊客群中去訪問他們對香港與國內升旗方式的不同感受。
|
(示例2.2c) 光明小學的學生在「環保大使」的活動中, 透過綠色力量工作人員的協助, 並依據他們的興趣與現有資源, 個別計畫他們的學習活動。
|
質素指標2.3:提供與個人及真實世界有關的情境
全方位學習特別重視學生與他們生活周圍的環境接觸, 包括社區及整個社會環境。但是不同層次的接觸會對學生有不同學習質素的分別: 例如 (1) 認識外面的環境; (2) 知道外面的環境並模仿外面環境所做的事情; (3) 利用全方位學習的機會去反思並連結他們個人校外情境的生活。(Bentley, T., 1998, 梁永泰, 2002)
起動階段 | 成熟階段 | 進深階段 |
教師細心地計劃活動或主題是否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有關連。 | 活動的「形式」(不單是內容)能配合學生的日常生活和當時的文化。 | 活動能鼓勵及刺激學生反思他們的日常生活方式及當代文化或社會問題。 |
(示例2.3a) 一些學校, 例如: 保良局陸慶濤小學、仁濟醫院陳耀星小學以及嘉諾撒小學等都會在學生所熟悉的社區範圍內舉行全方位學習活動。
|
(示例2.3b) 在迦密唐賓南紀念中學全方位學習營裡的一個活動中, 所設計的十個遊戲都是模擬學生的真實生活情境, 教師鼓勵學生在遊戲中為將來的生活和前途作選擇。
|
(示例2.3c) 突破機構在一次先導活動中聯繫12間學校, 鼓勵他們的學生就現今課程改革的事宜作評鑑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