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自擬課程
 
保良局馮晴紀念小學
籌畫
將「服務學習」融入小五課程,利用課堂推行「服務學習」。設立「一人一職」計畫,要求每一學生均參與校內的服務。並製作了一本五十多頁的「服務誌」讓學生反思及讓家長參與。「服務誌」(學生服務學習手冊)的內容包括「課後感」、「反思篇」、「家中小幫手」記錄表及「服務記錄表」,讓學生記錄整個「服務學習」的過程、心得及感想。
服務 / 活動
2003 - 2004年度
三月份「社區探訪服務」安排
種類:老人服務 (將軍澳區)
時間:星期三下午、星期五放學後、星期六上午
人數:每間機構 - 約15人 / 次
備註:
1. 各班部分同學(約15人)分別前往不同機構進行服務
2. 須安排每班餘下同學參加其他活動
反思 / 評估
每一課堂後讓學生填寫「服務誌」的課後感;「反思篇」讓學生就不同課題作反思;「家中小幫手」記錄表讓家長參與其中;「評估報告表」可以讓家長了解學生在不同服務學習活動中的表現。其他評估項目還有「學生自評表」、「學生互評表」和「家長問卷」等。
培訓
於服務學習活動前先讓學生認識並了解與服務對象溝通時的技巧,例如「與長者溝通的技巧」和「與視障人士溝通的技巧」等。
 
上一頁
 
真鐸學校
籌畫
以「服務學習」連結不同校內組別,讓學生達致全人發展。並為小學生設計「我的服務紀錄」,讓他們有系統地紀錄自己的服務活動、個人反思和教師評語。
服務 / 活動
2004 - 2005年度
學校為提升學生的公民素質,培育他們成為社會上的良好公民,回饋社會。本年度,學生曾探訪老人院、獨居老人、智障人士及病院,並與不同機構合作,進行綠化社區計畫,除了培養學生的公民責任外,還促進社會的和諧。03年8月至04年1月的社會服務總時數為2549小時,參與師生總人次為1140人,受惠對象的總人次為2160人次。

「愛心小盆栽」種植花絮:學生開墾本校荒置了的後園,成為各級研習的「小農夫研習園」,以有機耕作的方式進行環保及科學研究,學生們更把親手栽種的愛心小盆栽送予社區中的長者,把「生命會連綿不斷」的訊息發放到各階層。

「蝴蝶大使」計畫:透過蝴蝶培殖計畫訓練學生領袖服務同學,投入校園,珍視生命。

「喜氣迎羊綠色跳蚤市場」活動花絮:學生參與社區環保服務推廣共融和善用資源訊息,為屯門的基層居民安排二手物品跳蚤巿場。

2005 - 2006年度
小學部
1. 一人一職計畫:分為「校本職務」如學生會會員、家校合作大使、禮貌大使和衛生小督察,「班本職務」如午膳長、班長、組長和隊長等,和「科本職務」。在午膳後、班務時間和課堂時間,由負責老師、班主任和科任老師與組員練習。
2. 快樂小天使計畫:透過計畫提升學生的解難能力;教導他們在目睹家庭暴力時如何向外求助,並學習保護自己,和如何適當地向父母表達困擾情緒;向社區推廣預防家庭暴力、建立和諧家庭的訊息。

中學部
1. 拉闊「Teen」地 ─ 共融交換生體驗計畫:目的是協助友校和本校學生建立與人相處的正確態度,學習互相尊重和接納,發揮守望相助的精神。
2. 「營」人大挑戰:透過歷奇體驗式活動,讓學生彼此服侍,互相認識,建立社群服務精神。
3. 老有所為計畫:透過長者與學生的活動,由長者和學生擔任導師,舉辦各項身心健康活動及傳統民俗節慶活動,以促進跨代的溝通和交流,並鼓勵長者積極參與社會,盡展所長。
反思 / 評估
透過問卷和自評表 ─ 「戶外學習活動學生需求問卷」和「戶外學習活動自評表」,讓學生從中反思。小學生可透過「我的服務紀錄」記錄個人反思,並由老師給予評語。
評鑑
透過「戶外學習活動教師課後檢討紀錄」和「家長對戶外學習活動意見調查表」了解活動的成效及可改善的地方。
 
上一頁
 
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 (百老匯)
籌畫
成立義工服務隊,對象為中一至中六學生,隊員分佈各級各班。提供服務予不同的服務對象,包括獨居老人、智障人士及失明人士等。
服務 / 活動
2001 - 2002年度
全年服務計畫(深水埗區)
1. 探訪獨居老人:為使學員進一步關懷區內一些無依無靠的老人家,學員會分成兩至三人小隊,為區內獨居老人進行連續性的家訪,表達關懷之餘,也按個別的需要進行家居清潔、維修及跟進其他問題,向有關方面反映。
2. 探訪老人中心:以同樂日形式,由學員籌備及帶領康樂活動和遊戲,與老人中心的老人會員共渡歡愉的同樂日,並安排學員與中心老人會員交談和分享生活,增進彼此交流,發揮關懷老人的精神。
3. 智障人士服務:學員在講座和探訪後,會籌辦一系列有益身心的活動,如同樂日、郊野公園活動日等,藉著輕鬆愉快的氣氛,增進學員對智障人士的了解和關注。
4. 探訪傷殘人士:為使傷殘人士有更多機會接觸社會和享用社區設施,協助傷殘人士到海洋公園遊覽。雖然傷殘兒童們未必可參與機動遊戲,但能到訪海洋公園已是他們最大的心願,足以讓他們感到無比的興奮及喜悅。
5. 探訪失明人士:一般人對失明人士認識不多,學員會透過走訪盲人協進會,與失明人士交流和分享生活上的困難和體驗,從而對他們的了解有所增加,並籌辦適切的義工服務表達對他們的關懷和重視。
6. 探訪醫院兒童:學員會擔任愛心大使,預備遊戲及小手工製作等活動,前往醫院兒童病房進行探訪,使他們得到關心和支持。
7. 製作展板、區內展覽、宣傳海報及橫額、製作小冊子
反思 / 評估
負責老師於學生參與義工服務之前及之後均作一評估,並作出比較,從而了解學習的成效,例如就學生可否透過學習活動提升他們的自尊感進行問卷調查。
評鑑
透過「服務檢討意見調查表」蒐集受助機構的意見,以改善服務質素。
培訓
透過義工培訓課程及義工訓練營培養學生對社會服務的認識和了解,並發展學生的不同能力,如情緒智能、逆境智能、活動組織能力及演說能力等。
 
上一頁
 
天主教培聖中學
籌畫
提供區內服務機構的聯絡方法,讓所有中四學生主動尋找有興趣的服務對象。
服務 / 活動
1. 廣西農村服務學習及生活體驗
2. 探訪屯門醫院末期癌症病患者
3. 公益金便服日籌款活動
4. 家長為學生補毛衣
5. 親子嘉年華義工服務
6. 為學生舉辦視障人士講座
7. 非典型肺炎心連心大行動
反思 / 評估
簡潔的義工服務報告,內容分為兩部分:描述義工服務內容(300字以內)和服務反思(300字以內)。既能讓學生反思,亦能評估學生的學習。另有簡單的評分標準供教師參考。
 
上一頁
 
匯知中學
籌畫
建立「服務校園」,以社會服務為教育活動的軸心,使學生參與校內及校外服務,提升個人素質,成為關心社會及他人的良好公民。
服務 / 活動
2004 - 2005年度
1. 全校一心社區服務計畫:由社會服務統籌聯絡社區中心,安排服務讓同學參與。
2. 海外義工體驗計畫:上海聽障人士探訪
3. 親子義工服務:編織冷頸巾送給有需要的長者、製作小手工送給服務對象、新年清潔獨居長者家居或派發新年用品和為家長舉行義務工作培訓講座。
反思 / 評估
每次服務完成後,服務統籌及合辦機構之社工會舉行檢討會 (de-briefing),讓學生分享服務過程的意見及感受。
培訓
透過服務前的培訓講座培養學生對社會服務的認識和了解,並加強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溝通和協作能力。
嘉許
除了有匯知義工閃爍之旅的校內獎勵計畫外,亦參與校外的社會福利署義工運動獎勵計畫、香港青年協會 Vnet 行動,讓學生的努力得到認同。
 
上一頁
 
天水圍循道衞理中學
籌畫
透過義工服務培養學生自信、建立自尊、認識自己及關心他人的精神, 並培養學生對社群的承擔精神,貢獻社會的使命。
服務 / 活動
透過恆常性活動及全校性活動以推廣學校的服務文化,培養學生的責任感以至全人發展。

2004 - 2005年度
恆常性活動
1. 學習小精靈記憶力及專注力訓練班
2. 長者中心義工訓練及探訪
3. 「長者電腦班」
4. 「愛心義工團(兒童功課輔導及託管服務)」
5. 「一條龍大哥哥大姐姐關懷計畫」
6. 義工領袖培訓及服務
全校性活動:愛心花義賣、賣旗

2005 - 2006年度
恆常性活動
1. 長者關懷行動:獨居老人探訪、新春團拜、長者健康檢查站
2. 朋輩關懷社區貧窮小孩服務「愛心義工團」:以活動及功課輔導形式,關心區內貧窮或新來港小孩,聆聽他們的心聲,讓他們感到被關懷及愛護。
3. 功課輔導及託管服務「學習小精靈」:透過功課輔導及遊戲,服務一群有需要的小朋友,讓他們愉快學習。
4. 義工領袖訓練計畫「義想Teen開」:期望讓資深義工有更多策畫活動的機會,與初中學生共同服務智障人士。
5. 一條龍共成長服務「一條龍大哥哥姐姐」:培訓學生領袖擔任小老師角色,以提升同學的領導能力,並協助天循小學生解決學習及成長中的問題,體現同根同心顯愛心的精神。
6. 智障人士服務「共融天使」:服務保良局天澤工場的智障人士,學生與智障人士一同遊戲一同學習,期望學生認識社會上更多有需要的人,建立傷健共融及關心他人的精神。
全校性活動:救世軍捐衣運動、紅十字會捐血活動、賣旗
培訓
透過培訓培養學生對社會服務的認識,加強學生對服務對象的了解。於2004年9月,由學校社工開辦義工領袖培訓小組,為20名資深義工提供一連串義工領袖培訓及安排服務不同對象,以待下年度協助推廣義工服務發展。
嘉許
透過建立服務時數及嘉許機制,V-NET 義工服務獎勵計畫-推行5級獎章及4級證書的嘉許制度,以鼓勵學生參與義務工作。
 
上一頁
 
觀塘功樂官立中學
籌畫
以「從服務中學習」為跨學科專題研習的主題,利用課堂時間讓學生進行服務活動的設計、籌備及檢討工作。並設一「研習手冊」以協助學生進行活動設計、進度檢討、自我評核等程序。
服務 / 活動
2004 - 2005年度
服務範疇: 中一 ─ 環境保護,中二 ─ 幼兒,中三 ─長者
時間安排: 班主任課、早會、聖誕聯歡會、獨立課節和課後時間
計畫內容: 義工服務:認識義工服務、商討服務對象、義工訓練、服務活動設計、檢討籌備進度、服務活動預演、實踐服務活動和活動檢討 / 感受分享。
  專題報告:分為三個部分。一、服務對象資料,二、服務活動設計和實踐服務情況、感想,三、自評及互評。完成後作分組匯報。
反思 / 評估
設有「自我評核表」及「同輩評核表」讓學生檢視自己的協作能力、解難能力及創意。亦設一問卷調查以評估整個專題研習活動的成效。
嘉許
每班分別設有以下獎項:
  • 活動設計獎

  • 專題報告獎

  • 最佳匯報獎
 
上一頁
 
中華基督教會全完中學
籌畫
將服務學習融入每循環週一節的生活教育課,讓學生參與活動的籌畫。為各級安排不同形式的服務活動,讓全校學生參與。
服務 / 活動
2004 - 2005年度
中一級: 翠綠郊野齊清潔
中二級: 小小補習班老師 - 到匡智張玉瓊晨輝學校當補習老師
中三級: 小老師計畫 - 教授晨輝同學技能如:做手工藝、活動、帶遊戲
中四級: 翠綠郊野齊協護
中五級: 「鄰舍關懷大使」計畫
中六級: 「耆英節日樂融融」- 為護養院的老人籌辦節日活動或生日會
中七級: 探訪耆英院舍服務

2005 - 2006年度
中三級:共融活動 / 小老師計畫
中四級:翠綠郊野齊協護
中五級:「鄰舍關懷大使」計畫
中六級:探訪耆英院舍服務
中七級:耆英節日樂融融

籌備工作: 講座、簡介會、學習服務活動指引、分組計畫服務學習活動(由班主任及社工支援)、服務活動綵排(由班主任負責)
跟進工作: 服務學習分享會、服務學習工作紙、服務學習活動問卷
嘉許
於課堂時間內設服務學習經驗分享會,讓學生分享交流服務心得。並舉辦徵文比賽,將優秀作品及學生的服務學習活動後感編纂成「快樂之源---義工感言集」,讓學生的服務經驗再一次得到認同和肯定。
 
上一頁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籌畫
抽離式進階提升學習(2005年9月至2006年3月)
與CYC(公益少年團)合作,在中四全級挑選20人,進行「核心小組」服務學習。由導師和核心小組開會,訂定目標和期望、商討學習日誌分工和小組訓練營事項。然後進行培訓、會議及三次出隊服務(出隊後有解說、分享、檢討及反思)。核心小組將分為兩組,各以一個社區對象為主題進行訓練和服務,而全級訓練和服務也會針對這兩個社區對象進行。

全級基本學習(2005年12月至2006年5月)
將「服務學習課程」列為中四級必修課。在正規課程上,學校安排2節宗教教育科作反思和分享,並邀請社工分享。然後安排7節的德育及公民科的課堂上學習服務類別、態度、技巧等等,體驗活動包括全級出隊服務和全級感恩分享禮。

服務 / 活動
「核心小組」服務學習活動
1. 參與訓練營
2. 書籍分享 ─ 一杯涼水及作者(大專生)分享
3. 實踐籌備服務
4. 協助籌備全級活動
5. 出版學習日誌
6. 指導及帶領同學
7. 服務社區及學校

全級基本學習活動
1. 3節服務學習課程
2. 3節社工入班培訓
3. 全級出隊服務
4. 全級感恩禮

反思 / 評估
利用由學生義工兵團設計的「全級服務日誌」之「我們的服務感言」,讓學生填寫反思。反思內容包括個人成長、人際關係、社區社會和個人回應四個方面。此外,核心小組成員的服務感言會刊登在「全級服務日誌」內。
培訓
由社工入班培訓
嘉許
核心小組
1. 由校外機構向表現優秀的同學頒發優秀義工獎狀
2. 校內優秀義工獎
 
上一頁
 
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
籌畫
結合學科知識、發展技能與服務經歷,以培育正面的價值觀和進行有效學習。
服務 / 活動
中六級服務學習活動(共四節)
第一節:溝通訓練與義務工作介紹
第二節:校外探訪(長者中心及智障中心)
第三節:經辦活動(長者中心及智障中心)
第四節:分享與反思、嘉許
(在第二及三節前學生均須準備活動)
反思 / 評估
1. 活動一(40分鐘):把兩班中六同學分成四組,他們要利用有限物資製作一件作品,以表達兩次戶外服務的所學和得著。
2. 活動二(40分鐘):社會問題討論。在服務後,透過同學觀察所得,討論以下問題,並作出分享:
  - 服務機構的主要功能是什麼
- 服務對象的照顧者 / 家人的感受
- 社區情況如何(社區的服務機構、支援和配套)
- 香港情況如何
評鑑
學生問卷調查:共30題。內容包括程序安排、服務情況、整體成效及其他(如同學在服務前後對服務對象態度的改變)
 
上一頁
 
明愛柴灣馬登基金中學
籌畫
於2000年成立「明心義工隊」,負責老師共10人,全是骨幹老師,另外邀請其他老師及家長參與。學生成員方面,會招募約300人,中一至中七的學生均可以報名參加。
服務 / 活動
1. 服務活動簡介 / 工作坊
2. 親身體驗:本地服務和國內服務
反思 / 評估
1. 義工活動後感想 / 呈交個人報告
2. 全校分享
嘉許
學期完結時向學生發出義工證書
 
上一頁
 
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
籌畫
學校將「義工課程」列入「多元智能自選課」,並在外聘請導師教授。中三同學必須在其中一個學期選修此課程。每學期十節課,而每位學員須出外探訪或服務一次。另設「社會服務大使」推動學生參與義務工作。
反思 / 評估
由課程導師按學生表現進行評估
培訓
課程內容包括:
1. 義工成長省思、自我形象
2. 義工價值觀、家庭重塑
3. 義工家教省思、溝通技巧
4. 義工的衝突處理技巧
5. 義工的防衛機制調控
6. 義工的憤怒處理
7. 義工的人生目標
 
上一頁
 
香港神託會培敦中學
籌畫
學校設立公民、環保及健康教育組,由顧問老師和學校社工帶領義工團隊,包括環保義工隊、培敦義工隊、賣旗義工隊和姊妹學校義工隊。
服務 / 活動
1. 協護郊野公園
2. 醫療義工
3. 愛心探訪
4. 姊妹學校義工活動
5. 我是小園丁計畫
 
上一頁
 
 
校外機構協辦課程
 
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
協辦機構
香港青年協會
計畫名稱
義工精神•立根校園
籌畫
由香港青年協會農圃道青年空間社工策畫及帶領,並由中三級班主任和家長義工協助進行。計畫內容包括:教師家長培訓講座、十節課堂活動、兩次義工服務及義工嘉許禮。
服務 / 活動
05年11月:五節課堂活動
05年12月:第一次義工服務
06年1月至2月:五節課堂活動
06年3月上旬:第二次義工服務
培訓
05年10月:教師家長培訓講座
06年1月:教師家長培訓講座
嘉許
06年3月中旬:義工嘉許禮
 
上一頁
 
崇真書院
協辦機構
香港青年協會
計畫名稱
義工精神•立根校園
籌畫
學校安排五位負責老師,並輔助人員(社工、青協合約導師和家長義工)推行服務學習計畫課程。時間安排在第五個循環週至第十三個循環週進行,由05年9月開始,到06年3月結束。
服務 / 活動
1. 中三級誓師大會
2. 簡介會
3. 探訪三次(第一次為參觀社會服務機構,其餘兩次為服務,在第三次探訪前,學生要負責該次服務的籌備工作)
反思 / 評估
在第十三循環週進行,讓學生檢討個人在整個計畫中的得著,還有學生參與計畫後的自我評估。
培訓
1. 家長及老師培訓工作坊
2. 利用四節課堂培訓學生 (認識義務工作和服務對象、定立學習目標和契約、探訪錦囊、服務錦囊、服務技巧和守則)
嘉許
在06年3月中旬的初中及高中周會中舉行嘉許禮,內容包括:
  • 播放活動影片

  • 邀請老師、家長、同學和服務對象分享

  • 嘉許及頒發獎項
 
上一頁
 
石籬天主教小學下午校
協辦機構
香港小童群益會
計畫名稱
服務學習顯關懷
籌畫
由香港小童群益會和學校討論服務活動的進行程序,並製作活動和反思工作紙。老師在常識課教授主題知識內容,社工協助戶外安排。社工在公民課教授服務知識,老師從旁協助。至於服務則由社工負責聯絡服務單位,老師協助帶隊外出。
服務 / 活動
種族文化互傳送
  • 2節(室內) ─ 種族文化大不同

  • 2節(戶外) ─ 我們的社區

  • 2節(室內) ─ 日常生活大發現

  • 2節(戶外) ─ 尋找他們的故事
小小環境規畫師
  • 2節(室內) ─ 環境規畫師

  • 2節(戶外) ─ 大街風情話

  • 2節(戶外) ─ 友好城市

  • 2節(室內) ─ 兒童友好城市
愛護地球小先鋒
  • 2節(戶外)─ 環境大搜查

  • 2節(室內) ─ 環保生活:衣著篇

  • 2節(室內) ─ 環保生活:飲食篇

  • 2節(戶外) ─ 自然之旅
反思 / 評估
在每個課程主題底下至少有一個反思習作或活動,並由有關機構提供問卷,讓學生進行自我檢視。
嘉許
在學年終結時展示學生成果,例如學生作品、專題報告等等,並舉行嘉許禮。
 
上一頁
 
保良局姚連生中學
協辦機構
香港小童群益會
計畫名稱
服務學習顯關懷
籌畫
學校和社會福利機構共同設立「專責工作小組」,策畫課程內容及評估,安排社區 / 社會服務,作出行政安排及協調,安排及分配學科老師和機構社工的角色。

由香港小童群益會和學校討論服務活動的進行程序,並製作活動和反思工作紙。首先會舉行學生簡介會,由社工介紹內容,老師跟進分組安排。老師教授主題知識內容,社工協助戶外安排。社工教授服務知識,老師從旁協助。至於服務則由社工負責聯絡服務單位,老師協助帶隊外出。

服務 / 活動
環境規畫師
  • 2節(室內) ─ 環境規畫師

  • 2節(戶外) ─ 友好城市

  • 2節(戶外) ─ 大街風情話

  • 2節(室內) ─ 我們理想的社區
親親綠色生活
  • 2節(戶外) ─ 環境大搜查

  • 2節(室內) ─ 減廢創新機1

  • 2節(室內) ─ 減廢創新機2

  • 2節(戶外) ─ 自然之旅
長幼互欣賞
  • 2節(室內) ─ 長者睇真D

  • 2節(戶外) ─ 社區大發現

  • 2節(室內) ─ 香港對長者的回饋

  • 2節(戶外) ─ 尋找他們的故事
反思 / 評估
在每個課程主題底下至少有一個反思習作或活動,也有為學生預備檢視活動。
嘉許
在學年終結時由老師和社工合作安排同學整理成果,然後作出展示。
 
上一頁
 
葵涌循道中學
協辦機構
香港小童群益會
計畫名稱
服務學習顯關懷
籌畫
學校和社會福利機構共同設立「專責工作小組」,策畫課程內容及評估,安排社區 / 社會服務,作出行政安排及協調,安排及分配學科老師和機構社工的角色。
服務 / 活動
老人服務
反思 / 評估
反思習作:
  • 經驗整理(個人) ─ 「四格之最」

  • 服務後感 ─ 「給他的一封信」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