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博會上獲獎:見證近代中國對接世界的努力
(2009年8月2日)
 

新聞概要:

  據世博網8月2日消息:在1851年英國倫敦首屆世博會上,中國商人選送的「榮記湖絲」獲得金銀大獎。自此,「中國製造」便在世博會上屢獲殊榮,見證了近代中國絲綢製造業的努力和成果。

  在1906年意大利世博會上,喝慣了葡萄酒、威士忌和白蘭地的西方人,發現中國江蘇的頤生酒不僅口感醇正,且具有保健之功用。因而令「頤生酒」也代表中國造酒業在世博會上獲得了第一塊金牌。

  在1915年的美國舊金山世博會上,「中國酒」更是讓西方大開眼界。山東煙臺張裕葡萄酒公司的產品在這一屆世博會上擊敗西方同行,榮獲金質獎章和獎狀,「金獎白蘭地」就此得名;而貴州茅台酒在展臺上故意摔瓶於地、酒香四溢而榮獲金獎的故事,更是成為「中國製造」走向世界的一段佳話,茅台酒也因此成為「中國酒」的代表。

  同樣地,繡像、景泰藍等中國傳統工藝品亦聞名於西方。上海知名繡家沈壽的蘇繡作品《耶穌像》,用色多達100多種,耗時一年多才完成。這件繡品榮獲一等大獎,備受好評,當時就有富商出價1.3萬美元購買這幅來自東方的《耶穌像》。

  舊金山世博會成為對近代中國影響最深遠的一屆世博會,主要原因就是中國展品在這屆世博會上共獲獎1211項,在30餘個參展國中獨佔鰲頭,創造了中國參展歷屆世博會獲獎成績最輝煌的一章。

  另外據記載,張小泉剪刀、冠生園食品、天廚味精等中國馳名產品,也曾在不同屆別的世博會上博得喝彩和獎勵,這些獲獎產品經歷百餘年考驗,依然歷久不衰。

  再者,至今已有1500餘年歷史的常州梳篦,分別在1915年舊金山世博會及1926年費城世博會上榮獲銀獎和金獎。製作一把常州木梳,需經歷28道工序,而製作一把篦箕,則要經過多達70多道工序,世博會的獎狀承認了常州梳篦作為人類一大發明,是實用與藝術相結合的「中國製造」的代表作。

  今天,在常州梳篦博物館里,世博會頒發的兩張獎狀仍擺放在展館當眼的位置。這段歷經久遠依然為人記憶的歷史,說明世博會對中國已不再陌生,而一件件傳統氣息濃郁的「中國製造」也通過世博會走向了世界。

  在早期世博會上,中國展出的大多是以茶葉、絲綢、瓷器、古董、名酒等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和手工藝展品,與近代科技相關的展品少之又少。對近代工業起步較晚的中國而言,世博會無疑起到了讓中國與世界實現對接的橋梁作用,也映襯出近代中國的封閉和落后。

  例如在1915年舊金山世博會,中國展品多達2000噸,展館共有農業、工藝、教育、食品、美術、文藝、交通和礦業八大展示領域,其中,農業和工藝兩館佔了展館總面積的一半左右,而交通和礦業兩館所佔展館面積還不到十分之一。

  又如在1926年費城世博會,中國雖然參展,但由於國內「天災兵禍」,「工商僅延殘喘」,相關展品及獲獎「實賴祖宗先人之蔭庇,非我今日之德能」。當時參展世博會的政府官員惲震的相關記憶,進一步讓國人認清了自身的落後以及變革的緊迫。

  儘管近代中國工業展品較為初級、簡單,但中國人渴望通過世博會走向世界的熱情始終未曾改變。這些參展世博會的近代民族工商業產品,從一個側面記錄了中國民族工商業的發展歷程,同時也表明世博會很早就已成為中國與世界開展經貿、科技和文化交流的橋梁。

來源:新華網

 

問題:

  1. 今天仍有人對「中國製造」的產品存有偏見。參照以上的新聞稿,「中國製造」的產品早在世博會上屢獲殊榮,且享負盛名。各位同學對「中國製造」的傳統工藝品感到驕傲嗎?同時,現時很多產品都在中國生產,對作為「世界工廠」的現代中國產品,又有何意見或感想?
  2. 新聞稿認為「世博會是中國與世界開展經貿、科技和文化交流的橋樑。同時亦顯露出近代中國的封閉和落後。」假設同學是當時中國主管工業及商貿的決策官員,各位會採取什麼可行的變革,讓中國擺脫落後封閉的形象?
  3. 在早期的世博會上,中國展出的大多是以茶葉、絲綢、瓷器、古董、名酒等代表中國傳統文化和手工藝展品。各位同學試比較中國於早期世博會與今天世博會上,參展內容和產品的分別?主辦上海世博會對現今中國科技、工業又產生了怎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