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新高中體育科課程詮釋:
日期 |
時間 |
地點 |
二零零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 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 |
廖寶珊紀念書院 |
二零零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 上午九時至下午一時
| 廖寶珊紀念書院 |
跟進課節:
日期 |
時間 |
地點 |
二零零六年六月十六日 | 上午九時至下午一時 |
九龍塘教育服務中心 |
|
|
目的: (一)加強教師對新高中體育科課程的理解,包括課程理念和宗旨,課程結構和學習成果,以及課程設計和設計原則; (二)讓教師熟習將新高中體育課程轉化為校本體育課程。 |
|
專題內容:
新高中體育科課程詮釋:
題目 |
講者 |
內容 |
課程宗旨和理念 | 林冠新先生 |
|
課程結構 | 周華博士 |
|
學習目標和學習成果 | 梁柏偉先生 |
|
課程設計 | 簡偉富先生 |
|
健康生活:知識、態度和技能 | 王香生教授 |
|
跟進課節:
題目 |
講者 |
內容 |
新高中體育科課程的最新發展及 教師在發展新高中體育科的經驗 | 周華博士 |
|
新高中體育科課程的預期學習成果 | 巢志光先生 |
|
|
|
小組討論摘要:
新高中體育科課程詮釋:
內容 |
內容大綱 |
學習進程編寫 |
|
課程規畫 - 議題討論 |
|
跟進課節:
內容 |
內容大綱 |
課程組織及預期學習成果 |
1. 預期學習成果  2.
概念圖 1  3.
概念圖 2a  4.
概念圖 2b  5.
概念圖 3  |
|
|
參考資料:
跟進課節:
內容 |
內容大綱 |
課程內容:各部分的預期學習成果 |
|
示例:第一部分「體育、運動、康樂、消閒與豐盛人生:歷史和發展」的預期學習成果 |
|
|
|
如有查詢,請與簡偉富先生(電話 : 2624 4256)聯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