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行求知- 教学.学教 - 序言
前言
以行求知 ─ 教学.学教
小学校本课程发展组
今年是本组举办「以行求知」系列研讨会的第十个年头。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十年不算是一个很长的日子;但是,在香港的教育界,能够在十年内每年都以同一个主题举办研讨会,相信数目也不算多。在此,让我们与大家一同回顾和检视这十年所举办「以行求知」研讨会的旅程。
第一阶段 (2001-2003年)
在2001年的课程改革文件中,课程发展议会以「学会学习」为题,指出学生的学习经历、过程和成果同等重要。教师应该更关注和了解学生怎样学、学到什麽和在学习上有什麽困难等问题。
为了鼓励教师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珍贵但隐藏(tacit)的经验有更深的了解和反思,我们与部分接受到校支援服务的教师协作,在2000年开始进行行动研究。我们希望通过较系统化的方法去搜集和分析课堂教学,从而建构「实践知识」(practical knowledge),解决教学问题;我们并於2001年5月,举办了第一场「以行求知」研讨会,鼓励教师从教学走路动中寻求知识。
首三年的研讨会,都是以「发布会」的形式进行,报告我们在行动研究中所发展的有效教学和评估策略。「效能」的量度,多是以学生「前测」和「後测」的成绩、学生意见问卷调查、课堂观察等工具来进行。比起以往一些单凭推理策划出来的教学策略,可说是更「证据确凿」。适值当时教育界强烈要求提供「良好实践」(good practices),由於我们的研讨会可以提供不少在课堂里发生的实际示例,所以深受教师欢迎;会後的意见调查,对我们的评价也相当高。
但是,在掌声过後,我们观察到一些现象:(一)大部分教师都认为教育研究应该由学者担任;(二)即使那些同意「教师即研究者」这个概念的教师,也认为行动研究十分费时,只可偶一为之;(三)部分教师认为这些研究成果只可应用於某些学校,难以转移。
经过内部的检讨和反思後,我们认为: (一)教师对於在自己的教学里,加入研究元素这个想法有怀疑和保留是可以理解的;(二)到校支援教师,不应该只著眼於把一些在某校发展了的良好实践,推行到其他学校;(三)支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系统地搜集证据,进行验证、辩论和反思,最能提升教师的专业能量,也是我们的核心工作;(四)在行动研究中搜集显证的目的并不只是要证实某种策略的效能,更要从诠释这些数据的过程中,启发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理解。
第二阶段 (2004-2005年)
为了减轻教师对研究的疑虑,拓宽思考的空间,我们重新探讨「显证」的定义。在2004年和2005年的「以行求知」研讨会中,我们以学校和课堂随处可见的数据为例,鼓励教师以不同方法去发掘、搜集、分析和讨论这些数据,建构自己的知识。显证的搜集,不再囿於特别设计的研究工具;教师分析显证的范围,也不再局限於设计完整的行动研究计划。一节课堂的录影(特别是师生对话、生生对谈的情境)、学生习作和试卷内容的质性分析、考试成绩与课堂教学目标的比较等等,都可作为教学的显证,放到共同备课会中讨论,以改善教学。
这个改变,不单释放了教师的空间,也拓阔了我们的支援工作。支援教师从实际行动中建构的知识,既包括明确清晰的教学策略,也包含较隐晦但能帮助教师解读复杂教学过程的启发意念和多元视角。
第三阶段 (2007年到现在)
由於我们不再局限於行动研究报告的发布,所以更多参加支援服务的教师乐意与我们向其他教师分享他们在教学中寻找到的显证,以及从中得到的经验和启示。「以行求知」研讨会,也因此由四至五个分享环节增加到二十多个并行环节;参加分享会的教师人数也由三、四百人增加至过千人。
在2007年至2010年的四场分享会中,我们一共举办了113个有关校本课程发展的分享环节,内容多元化,涉及的范围也很广。在课程策划方面,既有个别科目的纵向课程策划,也有某个范畴的能力培养。在教学方面,有从教学法(pedagogy)的角度,仔细胪列教学程序和活动设计;又有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去观察教学过程,反思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概念建立以调适教学。在评估方面,既使用科学化和量性的工具去分析学生的成绩,也使用人性化和质性的方法去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借著不同的显证,促进教学。
此外,我们也关注到分享环节中的互动性,顺应「小班教学」的潮流,我们尽量把每节参与分享会的人数,由五十多人降至三、四十人。由於这几年参加「以行求知」经验分享会的人数众多,接受了与会者的意见和徵得主持分享环节的教师同意,今年我们把一些环节,重复在第一节和第二节时段举行,希望更多教师可以参与我们的分享会,并使我们的分享会成为教师更大的交流平台。
以行求知、以知求行、知行合一
十年前,当我们提出「以行求知」作为研讨会的主题时,我们也知道「知行合一」是最全面和稳当的说法。我们特意选择「以行求知」为题,因为我们相信学习者,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不是被动的。教师所需要具备的「知能」,远超於传递式教授或培训课程所能提供的。学校既是教师教导学生的场所,也是他们从这些日常工作里建构知识的重要平台。到校支援教师的任务,不在於把一套套教案和教学法传送到教师手中,而是协助他们比较有系统地把一些实践经验建构成知识和理论(theorizing practices)。
当然,在建构实践知识(practical knowledge)的过程中,我们更认识到理论知识(theoretical knowledge)的重要性。不论是发展寻找学习证据的方法和工具、设立分析框架(analytical frame)、辨析学生的求知方法(ways of knowing)、解释教学的原因(pedagogical reasoning)等,我们都需要阅读不同的教育文献来帮助我们思考和实践。因此,由去年开始,我们在简介每场分享环节的内容摘要,更详细地介绍帮助我们建构实践知识(practical knowledge)的理论知识(theoretical knowledge),鼓励教师多思考行动和知识的关系。
借此机会,我们衷心感谢在这十年来参与过「以行求知」经验分享会的老师。希望日後在「以行求知」的旅途上,我们能遇到更多的同路人,共同探索和开发新的路向,为香港的教育事业献上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