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行求知 - 学与教.思与情 - 前言

 

前言

以行求知 学与教-思与情

小学校本课程发展组

 

小学校本课程发展组的任务是到校支援教师,提升他们的专业能量,促进教学效能。为了鼓励教师在教学环境中,通过解决实际的教学疑难去建构新的工作知识,我们提出了「以行求知」的概念去支援教师。我们明白没有理论基础的实践是盲目的,而没有实践经验的理论是空泛的。因此,要把理论和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我们认为教师需要积极地参与知识建构的过程。

一方面,我们把一些教育研究者已建立的知识带进学校,包括心理学、课程、学科教学、评估等理论,与教师共同商讨如何在香港的教育目标下,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教师的经验,把这些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方法和策略。另一方面,我们借用研究者的方法和工具,与教师在这些课堂实践中搜集证据,进行分析、检核、讨论和反思。通过较科学化和系统化的方法,产生「新」的教学知识,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 (practical wisdom)。

正如我们在2009年以「创新.深思」为题的研讨会 中指出,「创新」不是指要发展出一些前所未有的崭新想法,教学策略或教材,而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上在实地现场搜集的证据,让教师以不同的角度,更深入地分析和了解教与学的过程,提升教师辨识事物和专业判断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深层学习(Deep learning) 和学会学习的能力。

在过去数十年,不论是杜威(Dewey)提出「经验与教育」(Experience and Education)的哲学思想 ,还是其他学术研究的结果,例如:婴儿与母亲的互动 、儿童如何在朋辈的对话中改变自己的想法 、儿童如何管理自己的学习 等,都证明每个人自出生以来,都受到身边的事、物、人影响。这些经验和前提认知,也会影响他们对学习新事物的看法。当然,这些研究者的基本假设就是人,不论婴儿或成年人,都有思想,不是空的容器,等待其他人填满。因此,他们的研究都重视「互为主体性」(intersubjectivity) 的概念,认为人与人之间既有「共通感」(common sense),也有「意义分歧」(divergence of meaning)。香港教育改革提出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也是建基於这些理论知识。教改文件中鼓励推动「学与教」的文化,正是强调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和重要性。只有通过关心和了解学生的想法,明白学生学习新事物的经历和困难,教师才可以更有效率地组织校本课程、提供有质素的学习经历、搭建适当的鹰架(scaffolds),帮助学生扩展他们的「近侧发展区间」(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达到他们潜在的发展水平。

作为到校支援教师的伙伴,我们明白这种转变在实际情况的困难和复杂性。正如Kogan 提出教育有三方面的「问责」(accountability):专业、市场、行政。由於立场不同,看法不一,在实际的工作中,这三方面的问责会出现矛盾和冲突。教师常常候都受到很大的困扰,茫然地站在三种问责的交叉点。

虽然这些研究是以高等教育为背景,中小学的现况也相差不远。根据我们的经验,教师在课堂中结合理论与实践,以验证为本产生的专业知识和智慧,可以帮助他们分析三种问责的矛盾,厘清思绪,作出判断。事实上,我们不少同事也曾与教师协作,以学生的学习证据、严谨的学习理论和具体的课堂教学,向家长们阐述和解释校本课程和教学改变的需要,同样的情形也曾发生在行政安排的讨论和决策。这些有理有据的解释和专业对话都得到很大的认同。当然,这些专业知识和学习证据并不是唾手可得,而是需要教师用上不少时间和精力,更重要的是面对转变的勇气、接受挑战的毅力、放弃一些固有想法的宽容。这些转变的动力都是来自教师对学生的情意(affection)和对教育的热忱 ( passion)。

本组「以行求知」研讨会,今年特意以「学与教.思与情」为题,希望说出小学课堂的转变,表扬教师的专业勇气,更鼓励大家对教育的情意多加思考。

参考资料
1.小学校本课程发展组(2009)。《「以行求知」──创新.深思经验分享会》。香港:教育局

2.Biggs, J. B. (1996). Western misperceptions of the Confucian-heritage learning culture. In D. A. Walkins, & J. B. Biggs (Eds.), The Chinese learner: Cultural, psychological and contextual influences (pp. 45-68). Hong Kong/Melbourne: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Centr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Australian Counci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3.Dewey, J. (1997).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4.Moore, C., & Dunham, P. J. (Eds.). (1995). Joint attention: Its origins and role in development.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5.Olson, D.R., & Torrance, N. (Eds.). (1991). Literacy and oral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Pramling, I. (1990). Learning to learn: A study of Swedish preschool children, New York: Springer Verlag Press.

7.Bruner, J. (1996). The culture of educat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8.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9.Kogan, M., & Hanney, S. (1999). Reforming higher education.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修订日期: 2012年12月18日
IPv6 电脑器材可浏览本网站 我们承诺会尽力确保本网页符合万维网联盟(W3C)《无障碍网页内容指引》(WCAG)2.0 AA级别标准,但本网页载有大量多媒体内容,要规定这类内容全部符合所有AA级别标准并不可能。尽管如此,这类多媒体内容会尽量摆放在特定位置,以免阻碍用户接触本网页所载的重要内容。 符合超文本标示语言(HTML)4.01严格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