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者:吳本韓
學習目標:
完成整個活動後,學生能夠:
知識方面
- 了解溫室效應。
技能方面
- 以簡單材料來製造一小型溫室;
- 從科學探究中了解如何調控溫室的溫度。
態度方面
- 以科學態度解決問題。
教學資源:
電腦、照片 (溫室) 、數據提存器
評估方法:
教師可透過下列各方面來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
學習內容和活動
|
時間分配
|
資優教育元素
|
(a) 教師以溫室的照片來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討論溫室的優點與溫室效應的缺點,提昇他/她們的觀察力和分析力。 |
5分鐘
|
學生可透過溫室的討論和如何調控溫室溫度的探究,提升高層次思維技巧,包括比較分析、邏輯推理,並加強解決問題能力。 |
(b) 學生分組學習使用電腦和數據提存器來收集數據,以加強學生運用資訊科技的能力。 |
25分鐘
|
|
(c) 學生分組以簡單材料來製造一個小型溫室。 |
25分鐘
|
|
(d) 教師和學生討論用甚麼方法研究溫室的特性,以加強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
10分鐘
|
|
(e) 改變溫室構造上的某些變因(例如:光度)來探討可如何調控溫室的溫度,以深化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學生探究如何改變溫室的條件(例如:光度)以調控溫室的溫度。 |
25分鐘
|
溫室的作用是提供屏障、適當的溫度、濕度和光度,避免植物受外來因素破壞。同學會先學習如何使用數據提存器( Datalogger
),然後用它來找出一個模擬溫室的溫度和光度之間的關係。
模擬溫室
學習要點:
雖然很容易可猜測到"應該"的實驗結果,就是在溫室中「光度增加,溫度ˍˍˍˍˍ」。但同學請把重點放在「如何有條理和公平地運用儀器」來找出溫度和光度之間的關係。
註:
溫室背後的科學理論是非常複雜的,有興趣知道更多的同學,可在互聯網的搜尋欄鍵入溫室或溫室效應等關鍵字以獲取相關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