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從作品到過程、從積累到提升
類別:
課堂設計
科目:
中國語文
適用級別:
小學
協作學校:
油麻地天主教小學


設計背景

傳統的寫作課 ……

  • 題目 + 作品
  • 老師出題、供詞、批改 --> 辛勞
  • 學生構思、寫作、謄正 --> 被動
  • 安坐教室、專心寫作
  • 下課鈴聲 = 寫作完成
  • 教師是作品唯一的讀者

這樣的寫作課只重視作品,忽略了寫作所經歷的過程,學生的參與程度不高,自然也無法投入,直接影響了學生寫作的興趣與能力,即使水平較高的學生,表現也會相對遜色。為了打破上述的悶局,校方以小學五年級為試點,開展「過程導向寫作」的教學計劃,期望通過以多元化的策略介入寫作過程中不同階段,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寫作能力。

 
設計構思
  1. 參考 Hayes & Flower(1980) 的寫作認知過程,於不同的寫作過程中以多元化策略讓協助學生掌握寫作的能力。
  2. 盡量加強寫作的真實性,提高學生在參與程度,讓學生成為寫作的主人。

 

 

施教情況

寫作過程:長期記憶
- 重視積累:寫作時「言之有物」的先決條件是學生的詞彙庫裡有豐富的儲存,並且存得有系統,容易提取,因此,老師設計了一本細小精美的《小作家能量庫》,讓學生養成從生活中分門別類地積累詞語的習慣。

寫作過程:寫作環境
- 留有空間:每次的寫作活動的設計均留有空間讓學生作主,填補空白,例如:「校園多感官之旅」中的題目是「   ( 形容詞 ) 的   ( 地點 ) 」,學生須在作品中運用多感官描寫的手法,但所寫不同,也可以自由抒發他對該處的感受,如「令人心醉的圖書館」、「樂韻悠揚的音樂室」等。

- 與生活結合:寫作活動的佈置盡量融入學生的生活,如「步步好風光」中先說明了「步移法」,然後由學生在活動週及農曆新年假期中自由選擇其中一次活動作描寫對象,以步移法把沿途所見所聞記錄下來。

寫作過程:計劃階段
- 策略多元化:每一次寫作活動均有特定的學習目標,如多元感官描寫、步移法、人物描寫面面觀等,針對這些目標,老師設計了有趣而多元化的學習活動,讓學生掌握有關寫作技巧,如:跑出教室作實地考察以學習多感官的描寫技巧、通過猜人物遊戲學習肖像描寫、以腦圖組織文章的結構。

寫作過程:轉譯階段

- 給予充裕的寫作時間:突破一般寫作課的時間限制,老師容許學生用課堂以外的時間寫作,寫的時間既充裕,學生自能更用心雕琢他們的作品。

- 減少來自老師的壓力:由於學生作品的第一稿並不是由老師直接批改,且有充足的時間和機會修訂,故生擔心出錯的壓力得以紓緩,文思自然流暢,學生更會大膽嘗試創新的寫法。

 

寫作過程:回顧與修訂階段

- 互相欣賞:作品的第一稿交由同學互評,從互評之中讓學生掌握評鑑作品的能力,同時亦加強了學生的互動,讓他們多作觀摩,突破了每個學生只與老師交流的單調局面

- 自行修訂:學生享有先自行修訂作品的權利,吸收了別人的優點,認識了彼此寫作上的不足之處,學生身為作品的主人,可主動修訂自己的作品,然後才交給老師鑑賞。

 

 

教學反思

  • 根據老師的觀察,學生喜歡寫作課內多元化的活動,而他們也多能在作品中運用所教授的寫作技巧。
  • 互評方面,剛開始時學生感到無從下手,積累經驗後學生漸掌握如何判斷作品的優劣。
  • 至於作品的修訂,開始時也有學生誤解為無意義的重複抄寫,後來老師加強了作品互賞交流的訊息,也鼓勵彼此學習,學生漸能善用修訂機會,優化作品原稿。

 

檔案下載

檔案描述

檔案大小

過程導向寫作設計:人物描寫
41 KB

以貌取人遊戲

695 KB

外貌描寫的方法

181 KB

作品欣賞筆記

34 KB

作文贈禮

66 KB

 

版權所有 © 2022 教育局 語文教學支援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