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過程:寫作環境
- 留有空間:每次的寫作活動的設計均留有空間讓學生作主,填補空白,例如:「校園多感官之旅」中的題目是「 ( 形容詞 ) 的 ( 地點 ) 」,學生須在作品中運用多感官描寫的手法,但所寫不同,也可以自由抒發他對該處的感受,如「令人心醉的圖書館」、「樂韻悠揚的音樂室」等。
- 與生活結合:寫作活動的佈置盡量融入學生的生活,如「步步好風光」中先說明了「步移法」,然後由學生在活動週及農曆新年假期中自由選擇其中一次活動作描寫對象,以步移法把沿途所見所聞記錄下來。
寫作過程:計劃階段
- 策略多元化:每一次寫作活動均有特定的學習目標,如多元感官描寫、步移法、人物描寫面面觀等,針對這些目標,老師設計了有趣而多元化的學習活動,讓學生掌握有關寫作技巧,如:跑出教室作實地考察以學習多感官的描寫技巧、通過猜人物遊戲學習肖像描寫、以腦圖組織文章的結構。
寫作過程:轉譯階段
- 給予充裕的寫作時間:突破一般寫作課的時間限制,老師容許學生用課堂以外的時間寫作,寫的時間既充裕,學生自能更用心雕琢他們的作品。
- 減少來自老師的壓力:由於學生作品的第一稿並不是由老師直接批改,且有充足的時間和機會修訂,故生擔心出錯的壓力得以紓緩,文思自然流暢,學生更會大膽嘗試創新的寫法。
寫作過程:回顧與修訂階段
- 互相欣賞:作品的第一稿交由同學互評,從互評之中讓學生掌握評鑑作品的能力,同時亦加強了學生的互動,讓他們多作觀摩,突破了每個學生只與老師交流的單調局面
- 自行修訂:學生享有先自行修訂作品的權利,吸收了別人的優點,認識了彼此寫作上的不足之處,學生身為作品的主人,可主動修訂自己的作品,然後才交給老師鑑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