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早於一九九八年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會議上,確認教育對推動「可持續發展」概念至為重要。至二零零二年,約翰尼斯堡地球高峰會更將教育列為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方向,並把二零零五年至二零一四年定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教育十年」(UN Decade of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訂立下列的教育願景:

 
“讓所有人更了解自身面對的各種世界性問題如何影響下一代,如貧窮、過度消費、環境破壞、城市衰落、人口增長、衛生、衝突及人權等,讓他們知道這些問題的複雜性和關係。
(參考自「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教育十年」UN Decade of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網頁)
 

要達致這個願景,聯合國建議各國應採取全方位跨學科的學習方式,推行「可持續發展」教育,期望最終能改變人類的價值觀、行為和生活習慣。

因此,前教育統籌局課程發展處於二零零二年製作了 "小學環境教育教師手冊 - 可持續發展教育",協助小學教師編寫教育課程,以「環境教育」作為切入點,推廣「可持續發展」概念,藉以普及推廣「可持續發展」教育。

近年,香港各界對「可持續發展」概念已有所認識,公眾逐漸認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中小學亦不遺餘力推動「環保」教育。現在是時候進一步加強各界對「可持續發展」概念的認識,全方位討論「環境保護」及其他範疇的相互影響。

聯合國建議把「可持續發展」概念貫穿於各學習領域和科目,以跨學科方式學習,這點我們十分認同。期望透過全方位教育,教師能運用他們的專業知識,訓練學生從多角度考慮各種因素的互動關係,讓他們全面掌握「可持續發展」概念,培養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念。

作為地球的一分子,我們是有能力及義務實踐「可持續發展」,攜手推動社會踏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為我們和子孫都能享受更好的生活質素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