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朗讀及閱讀教學
類別:
工作紙、教學設計
科目:
中國語文
適用級別:
小二級
協作學校:
新界婦孺福利會梁省德學校


設計背景

回應在學校進行普教中朗讀教學後,教師們希望看到「更有效、更活潑」的閱讀及朗讀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設計構思

教學設計著重體現整體感知、問題導入、領悟文章深層意思及朗讀教學理念。

教學策略:
  1. 通過整體感知,理解課文內容。
  2. 掌握歸納全文中心思想的方法,領悟文章深層意思:長大獨立。
  3. 師生對讀:用普通話流暢地朗讀。
  4. 合作學習:思--討--享。

教學重點:

  1. 掌握朗讀的停頓、節奏、感情、重音。
  2. 感知文章內容,品讀感悟,欣賞文章。
  3. 掌握「如果……,就……」的句式來造句。

教學難點:

  1. 歸納全文中心思想。
  2. 靈活運用「如果……,就……」的句式。
 

施教情況

課時安排:2教節

一教節

教學目標:整體感知文章內容,品讀文章,欣賞文章。

教學步驟:

(激發動機

1. 展示小勇房間的圖片。

2. 用提問引入「小勇房間」的主題,用直觀法激盪學生對文章的認識。

 (學習新課

把握課文內容,概括段落大意

老師提問課文內容及延伸問題,要求:

1. 學生回答並以有關情感的語氣朗讀有關段落內容。(男女朗讀示範:學生須注意聲音響亮,咬字清楚)

2. 學生思考延伸問題及結合生活經驗回答。

   17段:

   (1) 小勇今天要改變一個什麼習慣?

   (2) 誰要小勇獨個兒睡覺?為什麼?

   (3) 小勇一開始獨個兒睡覺有什麼感覺?

   (4) 於是小勇利用房間裏什麼東西來對付壞人?這些東西有什麼作用?

   (5) 小勇成功完成什麼事情?

   (6) 你有沒有第一次自己做的事,自己想出辦法來解決?

   (7) 小勇放好玩具後,他在做什麼?

3. 角色扮演

請三位同學扮演壞人,三位同學扮演玩具(小老鼠、小恐龍、布娃娃)並展現其對付壞人的功用,再請其他同學猜一猜他們是扮演哪句話的情景。然後師生接力讀第4-6段。

4. 合作學習活動:分享美句

   (1) 二人一組

   (2) 步驟:

        思--組員自己找出文中最喜歡的句子;

        --組員輪流讀出美句,告訴對方為什麼喜歡它;

        --老師邀請學生讀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及其原因。

 (小結

這節課,我們梳理了文章的內容(弄清了每一段的段意),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學習了用不同的情感和語氣朗讀文章,並且進行了兩個學習活動,提升同學代入課文內容的感悟,明白了小勇利用玩具克服獨個兒睡覺的心理障礙;學生也要像小勇下決心做第一次嘗試,勇敢地面對問題。下一節課我們將深入瞭解本文的主旨(作者寫這篇文章到底想表達什麼意思),並拓展閱讀,學習語文知識。

第二教節

教學目標:品析課文、拓展閱讀,學習語文知識。

教學步驟:

(提問引入  

師問:還記得文中哪句子說出玩具小老鼠對付壞人的功用嗎?

(品析課文

1. 整體感知: 從課文發展,引導同學明白假設的情景。

   (1) 真的有壞人在開門嗎?

   (2) 小老鼠真的吱吱叫了嗎?

   (3) 壞人開門和小老鼠吱吱叫有什麼關係?

   (4) 運用象聲詞:本文提到哪些聲音能夠嚇唬壞人?

2. 思考

   (1) 在「如果壞人一開門,小老鼠就會吱吱叫」句子中,用了哪些詞語把假設的情況和假設的結果連接起來?

   (2) 課文裡有沒有使用「如果……,就……」句式來交代事情?

3. 活動:

  合作學習活動:分組配對--運用句式「如果……,就……」;以四人一組

4. 步驟:

  --組員每人負責配對一個句子。

  --組員輪流說出假設與假設的結果,讓其他組員評一評這個配對是否合理。

  --老師邀請學生朗讀所選的一組句子,並核對答案。

  拓展思考:

學到這裏,我們知道小勇利用玩具克服了獨個兒睡覺的心理障礙,你又從小勇身上學到什麼?(勇敢地面對問題/學習自己解決問題/像小勇一樣下定決心做第一次嘗試/不會請父母幫忙等)

5. 佈置課後練習:拓展思考(體會小勇的勇敢和解決困難的能力)

  回家朗讀課文,並完成工作紙。

  畫出你想多加的一件玩具用來對付壞人。並想一想:

  為什麼放在這個位置?那件玩具又有什麼作用?

  當你自己遇到困難,你會想出一個什麼方法來解決?

  用「如果……,就……」句式寫出你的困難和辦法。

(小結:

1. 讀懂文章,學習小勇的獨立能力。

2. 運用象聲詞來描繪聲音。

3. 運用句式「如果……,就……」來連接假設條件和假設結果。

施教情況 

兩節課的教學,較好地體現了以下幾個策略的運用:

1. 評估反饋:通過預習,提問學生學習難點,在課堂教學中重點突破。

2. 提問設計:設計核心問題令學習的思路更清晰,設計有層次的問題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

3. 整體感知:通過這一環節培養學生的語文感覺。

4. 激發動機: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更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

5. 小組討論:照顧多樣性,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延伸思考。

6. 情景表演:通過體驗加深對重點內容的認識。

 

 

教學反思

  1. 因為設計強調學生的參與,所以同學的投入感非常高。

  2. 有些環節可以繼續拓展,把握機會讓學生學得更深,例如了解從小勇身上學到的地方,讓同學作不同程度的演繹,例如寫作練習,以加強運用的機會。

  3. 不同的朗讀策略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建立他們的信心。

 

檔案下載


檔案描述

檔案類型

檔案大小

附件一:教案(01)

壓縮PDF檔案

202kb

下載

附件二:教具(02)

壓縮PDF檔案

751kb

下載

 

版權所有 © 2022 教育局 語文教學支援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