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教節
教學目標:品析課文、拓展閱讀,學習語文知識。
教學步驟:
(一) 提問引入
師問:還記得文中哪句子說出玩具小老鼠對付壞人的功用嗎?
(二) 品析課文
1. 整體感知: 從課文發展,引導同學明白假設的情景。
(1) 真的有壞人在開門嗎?
(2) 小老鼠真的吱吱叫了嗎?
(3) 壞人開門和小老鼠吱吱叫有什麼關係?
(4) 運用象聲詞:本文提到哪些聲音能夠嚇唬壞人?
2. 思考:
(1) 在「如果壞人一開門,小老鼠就會吱吱叫」句子中,用了哪些詞語把假設的情況和假設的結果連接起來?
(2) 課文裡有沒有使用「如果……,就……」句式來交代事情?
3. 活動:
合作學習活動:分組配對--運用句式「如果……,就……」;以四人一組
4. 步驟:
思--組員每人負責配對一個句子。
討--組員輪流說出假設與假設的結果,讓其他組員評一評這個配對是否合理。
享--老師邀請學生朗讀所選的一組句子,並核對答案。
拓展思考:
學到這裏,我們知道小勇利用玩具克服了獨個兒睡覺的心理障礙,你又從小勇身上學到什麼?(勇敢地面對問題/學習自己解決問題/像小勇一樣下定決心做第一次嘗試/不會請父母幫忙等)
5. 佈置課後練習:拓展思考(體會小勇的勇敢和解決困難的能力)
回家朗讀課文,並完成工作紙。
畫出你想多加的一件玩具用來對付壞人。並想一想:
為什麼放在這個位置?那件玩具又有什麼作用?
當你自己遇到困難,你會想出一個什麼方法來解決?
用「如果……,就……」句式寫出你的困難和辦法。
(三) 小結:
1. 讀懂文章,學習小勇的獨立能力。
2. 運用象聲詞來描繪聲音。
3. 運用句式「如果……,就……」來連接假設條件和假設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