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消費

 

小學

 

在小學方面,我們建議老師可鼓勵學生從日常消費習慣實行「綠色消費」概念,了解「過度消費」對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活動一

綠色消費體驗

很多商戶為了促鎖貨品,常常灌輸「買得越多、慳得越多」的消費模式概念,鼓勵消費者一次過購買大量貨品,但很多時消費者未必真正需要或根本用不了這麼多的數量,到最後白白浪費。

我們鼓勵從 5R 進行「綠色消費」,先了解自己真正需要的貨品,減少不必要的消費,再進行精明的可持續發展「綠色消費」。我們建議老師鼓勵學生及家長進行以下活動:

- 記錄一星期的消費習慣,包括貨品種類、數量、價錢、產地等。

- 分析這些貨品使用情況,包括是否必要使用、使用頻率、會否用剩等。

- 列出一些不必要、低使用量的貨品,並警剔自己避免購買。

- 與其他同學及家長分享有關記錄,並聯絡相熟的家長一起購買共同需要的貨品,以節省開支。

此外,學校亦可配合已實行的環保活動,舉辦「綠色消費」體驗月,營造氣氛,吸引家長及學生注意,建議活動如下 :

- 「綠色消費」標語創作比賽

-  「綠色消費」問答比賽

-  邀請相關環保團體舉行分享會

-  與回收商合作,舉行廢物回收活動

-  考察有機農場,了解生產過程

-  設二手市場,鼓勵物盡其用,如回收校服、圖書等

體驗月完結後宜提供平台讓學生表達意見及感受,如設置留言版、徵文比賽等,讓他們有反思的空間。

 

 

活動二

想要...需要... 還是不要?

我們應從小灌輸理性的消費概念,在消費時應考慮清楚才購買真正「需要」的貨品,盡量避免因一時衝動「想要」而購買不必要的貨品。除此以外,我們更可以選擇「不要」消費,從 Reduce 減少使用、 Re-use 重複使用及 Recycle 循環再用方面避免消費。我們建議老師利用以下活動,提高學生理性的消費意識。

- 建議學生記 錄自己的消費及丟棄習慣,鼓勵他們反思是否真正有「需要」更換貨品。

- 老師播放關於本港赤貧或第三世界國家兒童生活狀況的紀錄片,讓學生感受什麼是生活基本需要,現有的富裕物質生活並不是必然的。

- 老師可進一 步 安排舉辦貧富宴,從而帶出貧富懸殊、全球化、公平貿易等概念。

 

 

活動三

簡約生活 - 細味人生

我們不否定消費能帶來滿足及快樂,但簡約的生活方式亦能帶來莫大滿足感。很多時匆忙的城市人根本無暇感受生活,其實只要我們學懂如何細味人生,享受生活,一些很平凡很簡單的生活亦會很有意義。

- 老師可以邀請藝術老師教導學生如何透過藝術作品欣賞簡單就是美 (less is more / less is beautiful) 的概念 。亦可邀請產品設計師、建築師、室內設計師等分享一些既簡單又優雅的設計或產品,教導學生如何欣賞,提升學生的品味。

- 我們為了滿足口腹之慾,很多時在食物裡添加過量的調味料,往往忘記食材最天然的味道。我們建議老師讓學生品嘗比較一些天然及加工的食物,例如蘋果及紙盒裝蘋果汁,再分析加工食物裡的添加物及製造時需要額外的資源為環境所造成的影響,既可鼓勵學生食得健康,亦可調節學生味覺的刺激,從而慢慢減低追求豐富物質生活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