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讀帶說
學校運用圖書作教科書單元的延伸閱讀,重視閱讀與說話教學的有機結合,小二課程的學習材料包括教科書及圖書,小二圖書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及品德情意,圖書教學是配合教科書單元主題及知識,作鞏固及延伸學習的延伸閱讀的材料(見表一)。
表一:單元設計
單元
單元一
健康的生活
單元二
家庭生活
單元三
中國傳統節日
單元四
校園生活
單元五(圖書單元)
故事王國
學習目標
- 培養學生看圖說話的能力
- 思維:想像力、明辨性思考能力
- 品德情意:培養良好的習慣
- 說話:培養學生看圖說話的能力
- 品德情意:關愛家人
- 認識中國傳統節日「農曆新年」的意義及習俗
- 說話:培養學生看圖說故事的能力
- 品德情意:與同學和睦共處、接受不同
- 思維:想像力、明辨性思考及解難能力
- 品德情意:培養良好的習慣、關愛家人
2. 多元化教學策略
在進行圖書教學時,不同的教學環節配有不同的教學策略,通過多元化教學策略,協助學生理解圖書的內容、學習字詞、積累第二語言的語感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見表二及表三)。
表二:圖書教學策略(理解圖書內容)
教學過程
策略
解說
閱讀前
書名解讀
閱讀中
朗讀故事
說故事
- 教師先以說故事方式呈現圖書內容,再朗讀故事,初步讓學生認識口語與文字表達的差別,此方法最適合用於注意力低或年紀小的學生(方淑貞,2003)。
引領思維閱讀
- 教師在課堂上通過說故事、朗讀、不斷提問,培養學生邊讀邊思索邊求證的能力,學生要從已知的內容去推想,再邊閱讀邊驗證自己剛才的推想,運用這種方法,學生在閱讀時不斷主動參與,能提高閱讀的動機和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方法尤其適用於故事性強及較長篇的作品,成效理想。
閱讀後
- 通過學生的朗讀,檢視學生對內容的理解及字詞讀音的掌握,並培養學生語感。
複述故事
- 學生複述故事回顧故事內容。
問答比賽
- 通過提問及比賽,評估學生對內容的理解及引發興趣。
網狀圖示
我想說說
- 協助學生將故事主角發生的事件與自己的生活做連結,並鼓勵學生表達自己對故事的感受和想法,學生可以圖畫輔助說明感受。
表三:圖書教學策略(字詞學習)
字詞學習
- 多感官學習詞彙(圖像化、配合聲音、肢體動作認識詞彙)。
- 連繫生活經驗,例如教師在教授「躲藏」一詞時,除了運用視覺化策略,安排圖畫配合講解外,亦讓學生嘗試在課室內「躲藏」,有了在課室內「躲藏」的經驗,學生會更明白及牢記「躲藏」的意思。
- 以具體事例闡釋抽象概念。
- 視覺分析(符號點綴法)。
- 語言遊戲(配對、尋寶遊戲、砌字、猜謎語等等)。
版權所有 © 2022 教育局 語文教學支援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