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風樓宇

 

什麼是屏風樓宇?


現時社會對屏風樓仍未有公認的定義,雖然我們可以客觀地從其樓宇的高度、闊度及樓宇之間的距離衡量它的阻擋程度,但要判斷是否屏風樓宇亦要視乎樓宇所在位置與周遭環境的關係,同樣設計的樓宇在不同位置會對附近環境造成不同的景觀、日照及空氣流動影響。此外當中亦涉及主觀感覺的考慮因素,要訂立一套公認的準則亦不容易。以下提供一些量度及界定屏風樓宇的方法及活動供大家從多角度判斷屏風樓的定義。

建築密度
建築密度是衡量屏風樓其中一項重要指標,何謂建築密度? 簡單而言是指建築物在一塊土地上的大小,而它主要受1) 地盤面積 (Site Area)、2) 地積比率 (Plot Ratio)、3) 上蓋面積 (Site Coverage) 及4) 高度限制 (Height Restriction) 等因素影響。

1) 地盤面積(Site Area)
顧名思義,地盤面積是指建築物在土地上可興建的範圍。


上圖之內包括樹、池塘、樓宇等皆計算在地盤面積內。

 

2) 地積比率(Plot Ratio)
地積比率是指總建築面積與地盤面積的比值,比率越高,可興建的樓宇面積越高,亦即會增加建築密度。例如一塊土地的地盤面積為1公頃 (10000平方米),假設地積比率為2倍,則總建築面積為2公頃 (20000平方米), 假設地積比率為n倍,則總建築面積為n公頃 (n x 10000平方米) 。

地積比率 x地盤面積 = 總樓面面積

通常住宅用地地積比率最高可達8至10倍,而商業用地更可達15倍。
一塊土地的地積比率通常會在分區計劃大綱圖 (Outline Zoning Plan) 或鄉郊分區計劃大綱圖 (DLP) 內列明,是具法定效力的管制。有關圖則資料可在規劃署及城市規劃委員會下載。

 

3) 地盤覆蓋率 (Site Coverage)
地盤覆蓋率是發展規範裡界定土地可興建的上蓋面積百分率。簡略分類,住宅地盤最高之地盤覆蓋率為80%,非住宅最高則為100%。然而實際地盤覆蓋率亦受建築物高度及地盤種類而有所不同。有關限制載於《建築物(規劃)規例》附表。



4) 高度限制 (Height Restriction)
高度限制是樓宇發展可達至之最高高度限制,任何發展需遵守有關發展所在地段飛機航線位置。

 

 

思考問題一

 


那麼這些因素如何影響建築密度呢? >>>解答



思考問題二  


從以上比較知道高地積比率會增加建築密度,但以往土地規劃的地積比率已可高達10倍甚至15倍 (例如商業用地),為什麼近年才出現所謂屏風樓宇?
>>>解答

 

 

 
建議活動
角色扮演  

對象: 較低年級的同學

讓學生扮成建築物 (可站立、蹲下或躺下),並利用適當的工具,例如風扇、射燈等讓學生造出屏風樓宇的影響,目的引發學生對議題興趣及進行討論。

 

 

模擬方塊  

對象: 較高年級的同學

在等大的地盤面積內讓學生利用相等體積的積木砌出不同形狀、高度、闊度或佈局的建築方案,體會各種方案造成的屏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