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教

跳至主要內容
 
學與教 > 學與教活動 > 剪報比較
活動簡介: 這是與中國語文科協作的跨學科學習活動。教師選定主題,讓學生分組從多份不同報章剪出相同事件之報導,作出比較,並討論資料的可信性。初期由教師預備剪報供學生討論,最後由學生自行選擇不同報章作比較。
教材: 報章、雜誌廣告
教學資料選材原則:
  • 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和經驗相關,及儘量多元化,如:有關香港、消費、旅遊的剪報
  • 來源:不同形式和立場的報章和雜誌
  • 學生易於理解,切合學生程度
  • 篇幅大小適中
評估: 剪報評論:教師根據學生在工作紙上的剪報評論,給予具體的評語,並按評分標準判斷學生的分析能力及表達能力,與學生面談,再就學生的表現作跟進和給予回饋。

學習活動

 
學習重點
課堂活動
第一節 分辨報章內的標題、圖片、圖表和內文。
  1. 學生閱報後說出感受,然後分析報章的標題、資料來源(問卷調查、圖表、相片、訪問等)。
  2. 學生分辨報章內不同部分(如標題、圖片、圖表和內文)。
* 教師引導學生分辨「標題」和「內文」: 可引導學生從文字的大小、字型、顏色和內容的長度來分辨。
第二節 學生能從標題中找出客觀、主觀、側重情感或其他報導手法。 教師準備兩則新聞 ( 針筒捅人/女藝人患病 )的材料。
  1. 學生比較兩則報章的標題,如分辨關鍵詞、著色詞。
  2. 然後,再比較各報章的內文、圖片等。
第三及四節 學生能比較報導手法的異同、表達意見或感受。 教師透過共同閱讀三則用詞較深的報章材料,引導學生用批判的方式閱讀報章。 ( 內容 : 有關主題公園/偷骨灰/偷竊案件 )。
  1. 閱讀報章的方法
  2. 理解內容(就同一事件抽取不同的報導)
  3. 比較各項報導之差異
  4. 辨識報導中含糊、誤導或失實之字眼
  5. 質疑資料的準確性 判斷報導之可信性
  6. 建立自己的觀點
  7. 評論其他人的觀點
學生要從多方面分析文章的差異:標題與內文的關係、報導手法、道德問題、意見和事實的分別等。

教學策略小貼士

bullet 可先從分析標題入手,著學生說出閱讀標題後的感受和意見。
bullet 著學生從多方面分析剪報內容的差異:標題與內文的關係、報導手法、道德問題、意見和事實的分別等。
bullet 此活動與中文科作跨學科學習,中文科教師著學生分辨文章中的著色詞和比較內容的主觀性和客觀性。由於學生於中文課時已認識了字詞上的分別,因此,教師可集中引導學生閱讀報章的方法。
bullet 多用引導性的問題,協助學生分析、綜合或評鑑資料。
bullet 教師利用學生較有興趣的主題(如:娛樂新聞),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投入感。教師藉著課室的佈置,如在課室張貼不同報章,亦能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

課堂片段

分析報章的標題   比較不同報章的內容   比較不同報章對事件主角的描述   比較不同報章的圖片  

 

< 教學設計   剪報比較   廣告與真相   點做至好   香港—旅遊之都   評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