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地圖 ── 從生活到技藝
背景
觀塘官立中學重視中華文化,積極配合課程發展的倡議:「強化中國歷史與中華文化的學習」(教育局,2018)、「價值觀教育應以中華文化作為主幹」(課程發展議會,2022),通過參與校外機構和大學的計劃,配合校內學會和跨科活動,推動學生學習中華文化,例如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學會」,參與嶺南大學主辦的「賽馬會『傳.創』非遺教育計劃」,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借助高中優化課程措施釋放課時的契機,中國語文科教師有系統地規劃學校「中國文化探究」課程(詳見以下「課程規劃簡表」),結合「閱讀、討論、體驗、實踐、參觀等學習活動,再配合反思,使學生增加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從而探討其中蘊含的文化內涵及人文精神,並由此欣賞、珍惜傳統文化。」(源流編委會,2022),藉此培養對國家、民族的感情,鞏固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
年級
中四
學年
2021/22
策略
因應首要培育的價值觀和態度立根於中華文化(課程發展議會,2021),故學校從「認知」、「情感」和「實踐」等不同層面引領學生學習中華文化,進而推廣至全校甚至友校同工,具體策略如下。
1. 人倫──韻.味無窮,由味到「道」:中華文化等於老套/沉悶嗎?為了刷新以上的迷思或刻板印象,配合「中國傳統飲食文化」單元,教師擷取生活化的例子,挑選流行曲〈爺爺泡的茶〉,藉討論引導學生思考歌詞:「爺爺泡的茶 有一種味道叫做家」,「聽說名和利都不拿」。學生就為何茶中有家的味道分享看法,並對從中可以看出陸羽有怎麼樣的人生態度各抒己見。而藉動手製作茶葉蛋,更讓學生和家人品嚐濃濃中國孝道文化和人倫親情的滋味。 |
|
|
2. 粵劇──學習理論,觀賞實踐:學校善用社區資源,安排學生到戲曲中心欣賞「西九茶館劇場──陳廷驊基金會教育專場」的粵劇表演,以觀賞實踐對照課堂所學粵劇四大技藝的特色,豐富學生對中國表演藝術的審美經驗;又藉專業解說和導賞深化對戲曲藝術特色與文化價值的認識。 |
3. 文化──體驗學習,觸手可及:文化是多元而立體的,除了動腦筋學習知識,亦可以安排動手製作的體驗式學習活動,促進學生觀察反思和提煉經驗,以深化學習成效(見圖一「體驗式學習循環」)。藉「魯班鎖、迷你斗拱的破解與重組」等課堂活動,教師化抽象的書面理論為具體的觸感經驗,引導學生欣賞昔日中國無名工匠的技藝結晶;又配合「中國傳統工藝」單元,安排視像「個人姓名圖章製作」的延伸活動,由教師示範,讓學生應用、實踐課堂所學的中國印章雕刻的知識;進而思考家人為自己起名的深意。 |
|
圖一 : 學者戴維.庫伯(David A. Kolb)的「體驗式學習循環」
|
4. 建築──文化漫遊,駐足細想:配合「建築」單元所學的理論,教師舉辦全方位學習活動「文化漫遊:中國木結構建築藝術館」,讓學生親身印證課內外所學的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的特點與技藝;同時欣賞「南蓮園池」園林的借景、障景、框景等建築特色,開放不同感官(眼、耳、鼻、舌、身、意)作觀察,反思「天人合一」的中國文化精神在園林的具體呈現。 |
5. 園林──造景借景,景為我用:如何跨越一級、一校的限制,把文化探究課程的收穫和經驗推廣予更廣闊的群體?中國園林藝術的借景法於此提供靈感──園內、園外的景物互相因借,互成風景,「對擴大園景的深度、廣度、豐富園林景觀都十分重要。」(課程發展處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組,2010)──中文科結合不同學會合辦活動;教師安排中四學生在早會向全校師生分享學習所得;教師亦藉「官校學習社群」的觀課和專業交流活動,把中華文化推介予更多群體。 |
|
教學設計
學校中國文化探究課程從飲食、建築、科技、曆法、粵劇、工藝共六個範疇切入,引領學生從物質、制度和精神層面,逐步認識、反思和認同優秀的中華文化(課程發展議會與香港考試及評核局,2021),其中尤重思考文化現象背後的意義和人文精神,具體內容見以下課程規劃簡表:
學期 |
序號 |
單元主題 |
中華文化的學習重點舉隅 |
課堂/網上學習活動 |
全方位學習活動 |
學會合辦活動 |
中四上 |
1 |
飲食 |
|
小組討論;寫作評論/工作紙; |
|
動手製作:傳統小食 |
2 |
建築 |
|
影片輸入;破解魯班鎖;小組討論;寫作評論/工作紙 |
文化漫遊: |
|
|
3 |
科技 |
|
動手製作:小模型;小組討論;寫作評論/工作紙 |
|
專題展覽:「中國古代科學技術與日常生活」 |
|
中四下 |
4 |
曆法 |
|
應用知識:研習《通勝》;小組討論;寫作評論/專題研習;動手製作:小型日晷 |
|
攤位活動和專題展覽:「二十四節氣」 |
5 |
粵劇 |
|
粵劇講座;小組討論;寫作評論/專題研習 |
粵劇觀賞 |
專題展覽:「中國傳統民間表演藝術」 |
|
6 |
工藝 |
|
影片輸入;動手製作:姓名圖章設計(結合STEM課堂所學知識);小組討論;寫作評論/專題研習 |
|
動手製作:香囊(刺繡)(Zoom) |
表一:學校「中國文化探究」課程規劃簡表
從上表可見,單元主題範圍寬廣,讓學生對中華文化有較全面的認識;教師在學與教過程中善用不同的社區資源,以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而結合全方位學習、動手製作等體驗式學習活動,更可以深化學生對中華文化的了解。
下面再以「中國傳統建築」為例,展示單元的教學流程:
圖二:「中國傳統建築」單元教學流程
教師由設計單元目標開始,引領學生逐步探討建築背後的文化意義和人文精神;藉文字和視訊學習材料初探建築中「天人合一」的哲學思考;結合課堂上破解魯班鎖、迷你斗拱的活動,學生親身體驗工匠的卓越技藝;經過考察園林與建築與藝術館的全方位活動(見〈「文化漫遊」考察表〉),促進學生的討論反思,再輔以延伸閱讀以帶動更深入的體會,讓他們經歷一趟知識與實踐並重,思考與新意兼備的多元學習之旅。 |
|
成果
雖然學校中國文化探究課程推行只有短短一年,惟初步成果已十分可喜。以下為部分成果與師生反思。
學生學習成果舉隅:
(1) 從文化意義和人文精神的角度,思考中國的飲食文化:教師在擬訂各單元目標、提問以至延伸閱讀篇章等,均有意識地圍繞文化意義和人文精神作設計,而學生在這方面的學習表現不俗。例如在討論「筷子」跟中國人文精神的關係時,有學生指出:「筷子反映追求細緻的飲食心理和審美觀;可體現中國文化所追求的和諧精神」;至於「甚麼都吃」這特點背後的文化意義,學生則認為這表示「中國人『不挑食,不浪費』的風氣和善於利用各種食材來『填飽』自己的智慧。」可見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已逐步加深。
(2) 不同能力的學生均可體驗學習的喜悅:配合不同學生的需要,能力較一般的學生需要完成以下科技單元的題目:「中國古代有許多令人引以為傲的科技發明。試就其中一項,在科學原理、應用範疇、對後世影響等方面作具體介紹,並表達個人對中國的科學成就的感想。」學生有空間自選擬介紹的中國古代科技發明項目,以照顧學生的多樣性和不同的興趣。而工作紙、簡短寫作、口頭匯報等多元評估方式,則讓不同能力的學生均可體驗學習的滿足感。至於能力較高的學生,則可以寫作較長篇的評論,深入闡釋個人的觀點。
(3) 發展評價能力:為了鍛煉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在疫情之下,教師仍借助網上學習平台,促進學生就設計菜式與文化的關係作同儕互評:
圖四:網上學生同儕互評學生學習反思:從以下數則反思,可見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知、情感和實踐均有增益,令人鼓舞!
圖五:學生學習反思教師經驗反思:由規劃課程單元,到開發和編訂教材,教師投入心力,成果逐漸積累。潤物無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已默默受到啟發。以下為同工反思節錄:
(1) 文化無價,薪火相傳──易永煥老師:「我明白,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是一件具有重大意義的事情,如何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認識傳統文化,進而喜愛並感到自豪,成為了自己的使命。」
(2) 國民身份,足以自豪──朱寶賢老師:「課程不但可以擴闊學生視野,而且可以提升他們對中華文化的興趣,加強國民身份認同。」
(3) 弘揚文化,始於足下──王枚芬老師:「課堂學習氣氛濃厚,投入度高。我們深願這只是開始,讓學生們由認識到了解,繼而發揚我國的傳統文化,世代相傳。」
(4) 體驗學習,教學相長──陳仲雯老師:「學校中國文化課程還包含了各種體驗活動,如製作茶葉蛋、參觀南蓮園池等,使教師和同學都能在愉快而充滿樂趣的氛圍下教授和學習。」
(5) 學習社群,百尺竿頭──友校陳焯民老師:「能觀摩官校學習社群成員學校的課程設計,從中了解理念與實踐難點,進而反思自己的教學設計策略;未來將嘗試在學校應用這個活動所習得的知識和技能,例如:在課上善用不同資源或途徑進行教學。」
總結
「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同時又是思想、文化的載體。中國語文教育需均衡兼顧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全面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以提高學生運用語文的能力,同時兼顧思想、品德的培育和文化的薰陶。」(課程發展議會與香港考試及評核局,2021)中華文化博大而精深,多元而豐富,期望每位學生可以按照從學習經歷構築而成的獨特地圖,發現自己有興趣的風景,作深度的文化漫遊。展望未來,學校一方面優化中四的教學單元設計,並著手規劃中六文化課程的內容;另一方面亦將繼續借助官校學習社群,跟更多友校同工作專業交流。
|
參考資料
1. 周文佳(譯)(2020)。《體驗式學習》(原作者:凱.彼得森、戴維.庫伯)(Peterson, Kay & Kolb, David A.)。北京:中信。(原著出版年:2017)
2. 教育局(2018)。《學校課程持續更新・常見問題(更新)・問:甚麼是課程的「主要更新重點」?》。2022年7月29日擷取自https://www.edb.gov.hk/tc/curriculum-development/renewal/FAQ.html
3. 梁從誡(譯)(2015)。《圖像中國建築史:關於中國建築結構體系的發展及其形制演變的研究》(原作者:梁思成)。香港:三聯書店。(原著出版年:1984)。
4. 源流編委會(2022)。〈校本文化課程──從生活到技藝〉。《源流》(觀塘官立中學校內通訊),第67期(2022年7月),無頁碼。2022年7月29日擷取自 https://www.ktgss.edu.hk/CustomPage/69/67th_Spring.pdf?v=202210301448
5. 課程發展處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組(編)(2010)。《新高中倫理與宗教課程支援教材.組織體驗學習活動系列4 南蓮園池》。香港:教育局。
6. 課程發展議會(2021)。《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試行版)。香港:作者。
7. 課程發展議會與香港考試及評核局(2021)。《中國語文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六)》。香港:作者。
8. 課程發展議會(2022)。《小學教育課程指引》(試行版)。香港:作者。
9. 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2020)。《最後報告──優化課程迎接未來,培育全人啓迪多元》。香港:作者。
觀塘官立中學
支援人員:梁志華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