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例概覽 示例特點 學習目標 學習活動 學習成果 教學反思 相關資料
> 學習活動

 

以學習單元五為例,說明如何運用以上策略設計學習單元。
學習單元(五):「談意見」
說話題目:「有人認為大學畢業生當快餐店基層員工是大材小用。你同意嗎?」
教學重點:
1.  掌握深化討論及質疑的技巧
2.  運用多角度思考
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 設計理念
預習
學生於課堂前完成預習工作紙
工作紙附有數段閱讀材料,包括古語摘錄、剪報、專題文章等;學生亦須瀏覽數段指定的多媒體材料,並篩選材料,建立基本論點
學生完成審題、定立場、預備首輪發言等學習任務
通過預習,讓學生在課堂前清楚自己的學習目標,以及預期的學習成果,以協助學生監控自己的學習,為課堂作好準備
每段閱讀材料及多媒體材料均設有「思考點」,通過提問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藉以增加對討論題目的認識、拓闊思考面,並積累說話材料
課堂討論
教師就學生的預習表現作出回饋
教師運用思考工具,如「思考八卦」等,刺激學生從多角度思考
學生重新檢視及修訂預習工作紙內的論點、論據
觀看錄影片段,教師引導學生分析片段中的學生如何運用深化討論及質疑的技巧
指出學生在預習中表現理想及需改善的地方,並提出改善建議,讓學生知道如何改善學習
運用思考工具,協助學生拓闊思考角度及層面,從而建立論點
學生檢視及反思自己的預習表現,並作出修訂,藉評估促進學習
通過觀察錄影片段,讓學生掌握達到學習目標(掌握深化討論及質疑的技巧) 的方法以及其應有的表現
課堂練習 學生分為兩組
實習組( 4位學生):就說話題目進行小組討論
小老師組(其餘學生): 每位小老師組學生負責觀察一位實習組同學的表現
實習組學生通過實踐,運用所學的討論技巧,闡述自己的觀點,承接其他同學的發言,並作出回應
小老師組學生以評量表為實習組學生評分,清晰的評量準則,讓學生更清楚自己及同儕在小組討論中應有的表現及要求
反思及回饋
通過自評及互評,讓學生認識自己的水平,找出表現的亮點,分析表現失誤的地方及原因,以及思考改善方法
小老師組學生就所觀察的學生的表現作出評點,或提出優化建議
實習組學生在教師或同儕的引導下,就某一部分,如首輪發言或某一論點,作即時的口頭修訂
實習組學生通過實踐,運用所學的討論技巧,闡述自己的觀點,承接其他同學的發言,並作出回應
總結
教師總結課堂及學生表現
總結課堂內容,鞏固所學
延伸學習
實習組學生回家觀看課堂錄像,撰寫反思報告評論自己的表現,並選取發言中其中一個表現不理想的部分(如首輪發言、某一個論點等)重寫
學生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往往因為全心全意投入討論,又或出於緊張,而未能即時全面反思自己的表現。回家觀看課堂錄像,可讓學生重新檢視自己的表現,作出客觀的評價,從而反思及調整學習策略

 

版權所有 © 2022 教育局 語文教學支援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