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例概覽 示例特點 學習目標 學習活動 學習成果 教學反思 相關資料
> 學習活動

科組的照顧差異理念落實在班級層面上,便出現了相應的教學設計。其重點在於課程(學習目標)、教學法(學習活動)和評估要做到環環相扣(課程發展議會,2009)。
語文學習中,聽說讀寫不可割裂,故教師除優化說話教學的設計外,亦有進一步以說寫結合的模式,在促進學生說話能力的同時,亦注意其讀寫能力的發展,以收相輔相成之效(見圖5)。而不同能力學生在初小的階段都能得到鼓勵,展開其語文學習的成功之旅。

圖5:初小單元教學內容摘要(簡表)

年級/
單元

學習目標

學習活動

評估活動

一上:
動物王國

1.認識及運用「方位詞」
2.有條理地向同學介紹各人/物的位置
3.運用方位詞來敘述其他事物
4.運用形容詞來描述事物
5.能有節奏及準確朗讀課文
6.養成良好的說話及聆聽態度

1.小明小明小小明
2.認識方位詞
3.聆聽「動物大會」
4.二人說話練習:介紹自己的座位及情境說話
5.運用方位詞仿作兒歌
6.延伸創作
7.認識形容詞
8.填充成段:可愛的小貓
9.動物圖片搜集
10.段落仿作
11.二人說話練習:猜動物
12.挑戰站:人物描寫

同學口頭互評
家長評
教師評

一下:
成長記事簿

1.敘述事情的元素:原因、經過及結果
2.組織說話內容
3.敘述事情的順序
4.用適當的聲量說話
5.說話時字正腔圓
6.口語與書面語的簡單轉換 (時、人、地)
7.養成良好的說話及聆聽態度

1.畫畫說說:我最害怕的東西
2.朗讀課文的技巧
3.故事接龍:4人合作說故事
4.「原來……從此」口頭造句
5.二人情境說話
6.聆聽故事:
7.二人情境說話
8.分層課業:段落寫作
9.段落寫作:我不再害怕

同學口頭互評
家長評
教師評

二上:
說話有「序」

1.認識及運用「標示語」
2.選擇說話材料
3.有條理地向同學介紹愛心小吃
4.認識口語和書面語詞匯的不同
5.運用標示語來述敘其他事物
6.養成良好的說話及聆聽態度

1.認識「標示語」(香蕉船)
2.選擇說話重點(椰汁涼粉)
3.有條理地說出步驟(紫菜火腿卷)
4.認識書面語與口語(玉米吞拿魚餅乾)
5.製作「愛心小吃」簡介圖及便條
6.運用「標示語」延伸創作

同學口頭互評
家長評
教師評

二下:
小小說書人

1.能細心觀察圖畫,並敘述圖意
2.選擇說話材料
3.能運用不同語調、表情及動作,流暢地講述故事
4.能創作完整故事
5.養成良好的說話及聆聽態度

1.故事情節的順序
2.模仿故事角色作來說話
3.形容表情的短語
4.故事情節的過渡
5.故事接龍
6.分組創作:故事結局
7.分組說說:「小水壺的故事」
8.創作「我的故事書」

自評
同學互評
家長評
教師評

三上:
我的偉大發明

1.分析物件的發明意念及用處
2.評價物件的可用性及意義
3.觀察日常生活中人與事
4.掌握「使用說明」說明文的要素及結構
5.創作能便利生活的物件
6.養成良好的說話及聆聽態度

1.不太完善的新發明
2.「萬能手仗加強版」設計草案3.「萬能手仗加強版」海報設計4.搜尋說明書
5.「簡介說明書」
6.「我的偉大發明」
7.新產品簡介
8.「最偉大發明」及「最佳銷售團隊」選舉

自評
小組互評
家長評
教師評

三下:
成語廣播劇場

1.認識廣播劇及劇本
2.利用不同語氣表情達意
3.改編成語故事為廣播劇劇本
4.養成良好的說話及聆聽態度

1.認識劇本與廣播劇
2.廣播劇場:《自相矛盾》
3.編排人物說話的語氣(一)
4.語氣分類帽
5.編排人物說話的語氣(二)
6.廣播劇場:《鷸蚌相爭》
7.如何編寫劇本
8.成語廣播劇場

自評
小組互評
家長評
教師評

 

版權所有 © 2022 教育局 語文教學支援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