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媒介(電影)知識

  後測:(二零零年六月三日)

  l
在影像的描述中,比前測多了對電影技巧的欣賞和評賞,有63.9% 的學生能
用電影的專用用詞:「有三個小童在踏單車,有多個不同的鏡頭、遠境、特
寫、俯角,一個海,會展中心,仰斜角。」、「用了很多大特寫的鏡頭,如
小孩踏單車時,拍著她們的腳,飛機飛時,只拍著飛機…」這些都是學生對
所學靈活融通的表現;
  l
由於曾親身參與拍攝製作,因此對一些技巧性問題特別留意:「幾不錯呀!
我覺得角度很好,拍架飛機時,拍雙腳同時車又在移動,不知他怎樣拍但都
是有人拿攝影機的…」;
  l
36.1% 學生能指出電影和其他媒介的主要分別之處:「 用了言語的手法來表
達作品內的意思,動作,情感,環境,物件,聲音( 建築物),例如如果想
表達六十年代的,可以用六十年代的音樂、 物件來表達的,而一般的藝術創
作就沒有這麼豐富了!」 在詳細的學生訪問中,學生對電影拍攝手法有明顯
的敏感度,發掘出平日忽略的事物的趣味性:「 自從學了這些仰角、俯角等
,才懂得看,平時都不會留意這麼多,只是純粹享受。」。


(c) 對作品的評賞能力

本節評鑑能力的分析分為四部份: i. 圖像情境評賞能力,ii. 聯想能力,iii. 媒介形
式的評賞,iv. 創作意念的分析。


i. 圖像情境的評賞能力 
  前測:(二零零二年三月四日)

  l
學生雖然並不完全了解這段選自電影《花樣年華》 的片段內容,但大部份學
生 ( 約有63.9% ) 可以靠電影的影像、音樂感受到電影中所表達的內在感情:
「男女主角由 (相) 識到不相識中的憂傷,好像二人互相心連心,但不能碰見
。 」,由於只靠表面出現的憂鬱情感,沒有著意於畫面、意念以及音樂的欣
賞,學生普遍(約66.7%)不喜歡這類型的作品:「不喜歡,因為悶,沒人講話
,不知表達甚麼意思。」﹔
  l
在具體形容(41.2%)中,對圖像仍然非常概括:「以音樂代替了言語,演員在
音樂下演戲,沉悶」、「 一些臉部沒甚麼表情的人在 … 微弱的光線下生活」
, 對片中的六十年代的故事人物服飾和地方情景缺乏個人觀察;
  l
對圖像呈概括性的感受,但是無法指出圖像的意思 :「 有一個女人,她拿著
飯壺去找人,上落樓梯,不知道他做甚麼 ?」、「 樓梯,人,描述一個人在
走來走去。」。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